天翼小说网 www.tianyibook.la,最快更新大汉霸主 !
洛阳因为刘显这个似乎不怎么知名的小人物的来到而显得有些不同起来。
并且还是从上到下的不同。
自上至下,自然是皇宫朝廷,从皇帝到群臣。
如果说,以前因为刘显在巨鹿柳林村弄出了一点动静,因为皇甫嵩的奏表,朝廷的人偶尔听说过刘显的名字。但也仅限于偶尔听过,却不会放在心上,毕竟,这个都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人,跟他们八辈子都扯不上边,离他们太远太远了。
可现在刘显来到了洛阳,并且还是带着一支庞大的满载货物商品的商队,虽然他们还不知道那些货物商品是什么,价值几何,但这的确已经让人好奇又心动。
跟着刘显在城门就对大将军府的人出手,完全不顾忌后果。这样的人,的确不得不让他们注意。
在注意刘显的同时,他们也会自问,如果他们就是何进,他们又应该要如何应对这次的事呢?又或是他们和刘显是否应该要站在一个对立的立场上呢?如果是,那么换了是他们,又应该要如何对付刘显?
对于朝廷中的人来说,要对付一个人,办法其实还真的有点多。但是最好的办法,其实就是如张让、赵忠等十常侍对付王允那般,直接动用他们手上的特权,把刘显直接抓进牢狱。然后,刘显是生是死,那就是他们说了算。
可是,这个当真的可以吗?
对皇权敬畏,或者说愚忠的人,他们利用这样的手段,的确是百发百中,很好操作。
比如说,随便调动一队禁军,又或是某个职能部门的士兵,随便按一个罪名,那些人就不敢反抗,乖乖的被带进大牢。最多他们就是很激愤,要求是诉,要见皇上,要求还他一个清白。
但只要入了大牢,是非黑白已经是他们说了算。
但对刘显这样可行吗?关于这个,莫说是他们了,就算是皇帝、张让、赵忠他们都不敢说是否可行。
王允为何会被数度入狱?那是因为他并没有拥有如刘显这样强大的私人武装实力,并且,王允自持在朝廷上有关系,有政治背景,就算是入狱,那也只是暂时的,所以,他并没有反抗,只是等候朝廷的政治伙伴为他脱罪,等待皇帝赦免。
可刘显会如王允这般乖乖的入狱?
这个谁都说不准。
再加上,刘显的身份的确有些敏感,理论上,还真的很难把刘显打成谋逆,除非能够拿得出什么的真凭实据。但这些拿出来又有什么用?刘显不承认,他们又为之奈何?
对刘显直接动武动粗?刘显一旦反击,那么事情就闹大了。
朝廷中,绝大部份的人都还不知道刘显杀了河内太守吴进以及数千人马的事。可是却已经知道了刘显在巨鹿柳林村、杨氏县的事,还有在北海郡的事。
一个连续打败了那么多黄巾军的人,岂会怕了他们的动粗?
反正,对于刘显,现在基本上都有些顾忌,基本上都是打着尽量的不要去招惹刘显。
事实上,刘显来到了洛阳后,也并没有动到他们的什么利益。除了一心要置刘显于死地的皇帝以及十常侍之外,别的人跟刘显似乎也没有什么的过节。何况,皇帝跟那些阉官,就算是要置刘显于死地,那也只能是暗中想办法,不敢在明面上来的。
唯有跟刘显有过节的是何进。
在城门处,自家的人被刘显揍了。在短时间之内成为洛阳京城中的最热门的话题,这让何进感到颜面无光,让何进气得七窍生烟。
区区一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小子,居然敢直接打他的脸?
何进咽不下这口气,按理说,他是打算直接调动一些军马,直接把刘显打入天牢的。可是他的幕僚却劝阻了何进。
何进是大将军,的确可以随便调动军兵去对付刘显。但是,如果刘显不敢反抗,那么一切都好说,但万一反抗了,又奈何不了刘显的话,那事情性质就不同了。
因为这并非是打仗,何进调动军马所做的事是他个人的私事。事情一旦闹起来,那么何进必然会遭受到一些敌对政敌的弹劾,就算最终皇帝不会拿他如何,可这对于何进好不容易才有的一点好名声会有很大的影响。
最为关键的,何进以什么的罪名去对付刘显?要知道刘显本就是汉室宗亲,现在又跟平原王府马贵人扯上了关系。这动了刘显就等于是动了马贵人。
当然,动了也就动了,马贵人也肯定奈何不了他何进。但是名声啊,何进还要不要名声?你自持大将军,要动先帝的遗妇孤儿,这算什么?先帝虽然不在十多年了,可是,隐性的影响力还是有的。
你何进现在不是想在文人士子中树立一个好形象,对他们摆出一个礼贤下士的形象么?你不是想获得那些天下名人名士的支持么?不想获得那些清流名士的辅助么?
想?那么就别动易去动人家孤儿寡母,否则,他马上就会遭受到民间名士的口诛笔伐,用不了多久,他这个大将军的名声就臭了。
何进听了幕僚的劝告后,他思前想后,果断的又郁闷的按下了要马上报复刘显的心思。
就这样,何进对于自己的人被刘显打了的事,暂时也只能当作不知道。
幕僚还建议,何进不仅不能对付刘显,还得要对外声称是自己的人做得不对,他跟刘显之间只是一个误会。对外宣称,他欣赏刘显,希望可以和刘显做朋友
如此,也可以让人感到何进是一个宽宏大量的人,说不定还能吸引到不少文人名士对何进产生好感前来相投。
不过,另外的幕僚,却劝阻了何进,因为他提到了刘显的敏感身份,认为何进不宜跟刘显有太多的关系,要尽可能的疏远刘显,可以在跟刘显敌对,但绝对不可以和刘显交好。
这个幕僚,是对于皇上的心态有着较深刻认意的人。
何进礼贤下士,的确有不少具备一定才华的人投靠了何进,成了何进的幕僚。
嗯,提一下,劝何进保持对刘显的敌对态度,但又不能出手对付刘显,尽可能的避免和刘显扯上关系的何进大将军府上的幕僚,这个幕僚就是刘表。
没错,后来荆州之主刘表,他这个时期,的确投在何进门下,先为掾属,后为北军中侯。何进死后,不少原本属于何进的人也都投了董卓。毕竟董卓跟何进关系非浅,起码在名义上,董卓归何进所统辖,而董卓又是何进这个大将军召进京来的。
董卓夺权后,何进的人自然而然的归到了董卓麾下。那时,刘表在意识形态上,也的确可以算是董卓的部下。也正是如此,董卓也才会上书,荐刘表为荆州刺史。后来天下群雄起兵共讨董卓的时候,刘表并没有起兵参与,这个也因为刘表跟董卓有一定的关系的原因。
反正,最终何进就将城门的事忍了下来,暂时没有出手对付刘显的打算。
而下面的一般百姓,在这个时候或多或少都知道了刘显之名了。
不管如何,对于刘显来说,这都是好事,起码,在京城洛阳,一般人都知道有刘显这样的一个人的存在。如此,朝廷就算是想对刘显动什么的手脚,也不得不要顾虑到百姓民众的口。
自然,一切都似跟刘显无关,刘显也只是按自己的计划,一步一步的在洛阳京城立足。
从王允府回来,三天后,那尤管事果然亲自到了平原王府来求见刘显。
是求,不是拜。
尤管事当天夜里,就通过关系,悄悄的进了大牢去见了王允,然后把刘显对他说的那一翻话对王允说了。
王允听了后,心潮起伏,也心里大惊。
他细细思索过后,已经浑身冷汗,他知道自己有些鲁莽了。
王允的确如刘显所猜想的那般,他已经不甘心于一般的名门望族,他的野心,或者说他的人生目标,就是想成为一个权倾朝野的权臣。
一个世家望族,他们其实已经有了他们完整的经济产业,一般情况之下,已经不缺钱。在不缺钱的情况之下,他们所追求的是什么?要不就是更多的钱,要不就是想要获得更多更大的权力。这些基本上都是必然的。
在大汉,一般的名门望族,他们一般情况之下,的确不敢有取代大汉汉室的野心。但他们的终级目标,就是权倾朝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但话说回来,如果一个名门望族,他们当真的有了取代大汉皇室的野心,那么也是很恐怖的,因为他们有钱有人,并且可以培养出更多更厉害的人才。他们的谋划很深,有一整套完整的实行步骤。最厉害且成功的,自然就是后来的司马家了,三国归晋。
现在的王允,他自然不会有大到没边的野心,但是的确有着那种权倾朝野的野心。
但是通过自自己管家带来的刘显的那一翻话,王允真的感到害怕了,他知道自己有些操之过急了。
他现在就是典型的打蛇不死反受其害了。还有他认为自己最为失策的,就是不应该对何进、袁隗等等朝中的权臣抱有太大的信心。
他只看到宫中的张让、赵忠等十常侍是他们共同的政敌,是他们共同的敌人。可是却没有考虑到各方面的利益问题。
如果当真的可以扳倒了张让、赵忠他们,那么何进这个外戚党派,还有袁隗、杨赐他们,他们又能够从中获得到什么的利益呢?
没有,起码他们看不到有什么的利益可图。
原来这才是他们没有因为自己提交了足可以弄死张让、赵忠他们的证据的时候,在那些宦官不承认的时候,何进、袁隗他们并没有群起而攻之的主要原因。
皇帝宠信他们,是一个原因,但是王允始终都认为,就算是再宠信,都不太可能面对满朝文武的压力而不法办了张让、赵忠他们。
明白了,王允此时当真的想通了。
想通了后,王允此时的确也有些心灰意冷了。尤其是想到自己在朝廷,暂时不可能再复出的情况之下,他还真的不得不为自己的小命考虑了。
王允相信,如果自己不能再在朝堂立足,那么何进、袁隗他们肯定也不可能再视自己为友为党朋。自己在他们的眼中,已经沦为可有可无的人了。
王允知道,现在他们还能为自己说几句话,让自己不至于被那些宦官定罪弄死,这已经是他们看在昔日的情份或说是面子上的问题了。
王允也知道,以后自己已经不可能再和他们一起平坐平座,不可能再一起共议大事了。
想通了这些后,王允便已经有了决意,认为自己当真的得要先避开朝廷一段时间,要等到张让这些宦官失势,他才会有机会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