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翼小说网 > 山河之花落的瞬间 > 二十四、火炉

二十四、火炉

天翼小说网 www.tianyibook.la,最快更新山河之花落的瞬间 !

    国庆过后,很快就到冬天了——山河镇的冬天一向都来的很早,山河中学也迎来了冬天最麻烦但也最有意思的事情:架炉子生火。仿佛被诅咒过一般,曾凡自小学开始,学校每年分给他们班的炉子从来没有超过三成新的。这些炉子大都锈迹斑斑,底盘破损,没人知道这些老古董到底已经被使用了多少年,曾凡一度怀疑它们已经有定河桥的岁数了。

    这些炉子虽然被整齐地摆放在同样破损的库房里,拿的时候却要分开拿,因为炉子的底盘和炉身之间已经分离了,如同被行刑的死囚犯。

    炉子刚出库房的时候,还不能直接使用,因为这时的炉膛大得如同饕餮的肚子,估计一天就可以吞掉学校发的要烧一个礼拜的煤;而只要一天就烧完了这些煤,学校绝不会补发。这时就需要在炉膛里裹上一层黄泥,让炉膛缩小到只有啤酒瓶或烟囱的粗细;黄泥是黄土高原最不缺的东西,可以忍耐高温的炙烤,而且越烧越牢固。

    给炉膛裹黄泥也是一件技术活,最后炉膛的粗细不仅决定了每日煤炭的消耗量,也决定了这炉子是不是能烧旺。当然,这些都难不住李大彪。

    学校在每个礼拜的周一下午发放接下来一周的用煤,不论斤两,只给一个箩筐,能装走多少是多少。领煤的时候,学生们充分利用他们学过的几何知识,在众多的煤炭中挑选着不大不小,表面齐整的煤,这样就能在箩筐里多装一些了。学校通过这种方式,的确让学生们的实践能力有了质的飞跃。在教学领域,山河中学的这一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确实是一大创举。

    不过有时候再多的几何知识,都没有在衣服的大口袋里揣几块煤来得实在。所以每到冬天的周一下午,山河中学的操场上总能看到两个人抬着一箩筐炭,另一只手里还握着几块,有说有笑,仿佛刚挖到了金矿。

    生火也是一件麻烦的事,一般都是全班学生轮流作业。生火的人需要提前来学校,并且在全班的人到齐之前,火必须烧起来。生火不比生气,生不着火的也大有人在。以前每次到曾凡生火的时候他都万分紧张,有时候前一晚上甚至会失眠,而越紧张火越不着,这让他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五行全属水。幸好有李大彪。李大彪一到冬天就变得极为活跃,经常早早就来学校,顺便把炉火也生着了。不过这也可能是他住的地方太冷,每晚在床上咬着牙挨天亮,就等去教室生火取暖。

    室内生炉子虽然难免灰尘,但火炉自有它的种种妙处,暖气片就不具备。后来曾凡上高中的时候,学校早就不用炉子而改用暖气了。虽然暖气更为清洁,也更加温暖,可那种温馨却再也没有了,而温馨正好是火炉的灵魂。再后来曾凡去南方上大学,冬天被冻得瑟瑟发抖的时候,他对火炉的思念已经毫不亚于对家的想念。

    班里最会利用炉子的是马涛和刘坚雄。马涛在炉子上炖茶,刘坚雄则在炉子上烤一些土豆片,当然有时候还有玉米粒,豌豆什么的。刘坚雄在炉子上烤土豆片的时候,总是难得的认真,而且烤好之后也不吝给周围早已垂涎三尺的人分上几片——这大概是他最大方的时候了。

    湿湿的土豆片一贴上炉壁——不能放炉盖上,会烧焦——马上就粘住了,并且伴随着“滋”的一声,冒出一股白雾,夹杂着豆类植物特有的气味。一面烤好之后,就给它翻个面,然后照例贴到炉壁上去。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土豆片烤到半生不熟的时候才最好吃。李大彪总是边吃边说:“要是有盐的话就更好了。”下午的时候李大彪竟果然带了一撮盐来,而且还有味精和辣椒面。冬天的四班教室里总是飘出各种被烤焦的味道来,让隔壁的三班学生的口水如黄河泛滥。

    马涛喜欢喝茶,但曾凡看到马涛喝茶用的杯子的时候,往往连刚吃的饭都要吐出来——他的茶杯实在比南山上老头的茶杯强不了多少,唯一的不同就是马涛的茶杯是透明的。马涛透明的茶杯上总是印着各种各样的指纹和手印,因为总是有很多人用他的杯子喝茶。

    尽管马涛的茶杯让人不快,可他实在是一个很会享受的人。他炖茶的小搪瓷缸子里,除了茶叶之外,总能看到一些葡萄干,枸杞子,大红枣,桂圆之类的珍贵辅料。当然他也绝不会忘了在他炖好的茶水里扔上两块有时白得发亮,有时又有些发黄的冰糖。这大概就是有那么多人喜欢喝马涛的茶的原因了,以至于连脏兮兮的茶杯都顾不上计较了。

    然而盛载过无数名贵材料,给很多人都带来过快乐的小搪瓷缸子,后来终于在一声爆炸声中结束了它辉煌的职业生涯。这是李大彪干的。李大彪一向视自己为一代名厨,可竟然没能在自班的炉子上面创造出让人钦佩的美味佳肴来,他为此深深自责。后来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摆脱内疚的办法:在炉子上爆米花。

    当炉盖被烧得接近通红的时候,李大彪就在上面撒几粒玉米,然后再把马涛的小铁缸扣上去。不多久,玉米粒就开始在铁缸里奔奔跳跳起来,不停地敲打着小铁缸,发出“乒乒乓乓”的声音,就好像铁匠正在锻造着什么神兵利器一样。

    随着玉米粒跳得越来越激烈,声音也越来越响,终于在“嘭”的一声中,小铁缸高高地跃起来,然后爆米花就出炉了。多次操作之后,李大彪爆米花的技术已经相当娴熟,可这显然还不能让李大厨满意。

    李大彪额上冒汗,不停地增加每次撒下去的玉米粒数量。终于,小铁缸受够了这种上上下下过山车般的生活,在一声巨响中分作了两半——它的底没有了,那是薄薄的一层小铁片。小搪瓷缸子破损之后,并没有多少人表现出自己的遗憾,周围的人都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马涛也没有伤心多长时间,因为他很快就又买了一个闪耀着金属光泽的又新又亮的小铁罐;一块五一个,并不是太贵。

    后来李大彪又有了一个主意:爆豆花。但最终他的想法都没能实现,因为马涛再也不肯将新的顿茶工具借给他了。

    课外活动的时候,四班的炉子总是被烧得通红,因为他们从不缺乏弄到煤炭的手段,就算看到老师的床板下堆满了煤,他们也绝不会羡慕。这样最大的好处是可以省去很多火柴:吸烟的人嘴里叼着烟,靠近火炉,在炉盖上轻轻一触,再深深一吸,纸烟就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