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翼小说网 www.tianyibook.la,最快更新穿到古代当名士 !
“俯天涯海角, 今来古往,人物如流……”
宋时憋了一路的诗兴, 到海南岛上终于释放了出来, 对着海边矗立的天涯石吟了一阙宋词。
未曾亲履却也在媒体上熟悉了无数遍的景物当前,熟悉的解说习惯一时涌上心头。他抬手指向巨石, 眉目生辉地向身后游客, 不是, 学生们介绍道:“此地便是传说中的天涯海角。从此处南下千里外, 便是海外蛮荒, 不复中原所有了。”
这里……好像也没算过中原吧?
这念头如流水般在学生心头一闪而逝, 很快就被更要紧的事遮过去了:“这些巨石清奇古怪, 又立在这天涯海角之地, 正宜题几篇诗词文字在上头!”
文人的工夫就在诗文上。虽然他们一路上已题遍了大江南北,集结起来的诗词游记比论文还厚,可见了这天涯海角的风光, 还是忍不住要作诗抒怀。
一群年轻或不那么年轻的诗人拥在巨石边苦思诗作, 或大笔淋漓地在石头上题字。唯他们宋院长沉稳成熟,早过了到哪个景点都要留言题词的年纪,就在天涯石等景观下跟桓凌拍风景, 顺便也拍拍一旁或低头苦思、或大发豪情的学生。
这一年多都在外奔波, 也没回京过年,眼见着再过两个月又是新年,且叫他们放松玩儿两天。
然后抢在这岛上水稻扬花期好好干活。
海南矿产虽多,又有亚洲最大的富铁矿, 可相较它另一项著名产物而言,这些矿藏都要失色。宋时在他们父子事业的起·点容县都没怎么停留就直奔崖州,为的就是赶在水稻扬花期前到此,找到雄性不育的野生稻。
——这回或许就能找到我国杂交水稻的老父亲“野败”的老祖宗!
海南四季长夏,气候温暖温润,正月间气候正和京中夏日差不多。若不是特别端肃,讲究衣着严谨的,正好在海边游游泳,学学圣人与曾点“浴乎沂,风舞乎雩,咏而归”的风彩。
游泳回来,还能喝口清甜冰凉的椰汁,吃上内地罕见的亚热带水果,饭食则有肥鸡、醢肉、珍鲜海味,一年两熟的占城香稻……
当地土民更是热情,听闻他们是大儒,也不问是真是假,学问深浅,便奉美酒佳肴来招待。族中老幼吹箫鼓乐,少年男女于庭前献艺,跃竹而舞,看得学生们也心驰神荡,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崖州自知州以下官员都在旁侍宴,见他们似有兴致,便举杯劝道:“此地风俗殊异中原,却也别有野趣。下官们初来时也多有不适,后来为官日久,便也觉土民热情淳朴,却不过其盛情,每尝与之共乐。两位老先生与学生们难得到这天涯海角,何妨也试着入乡随俗,只当体尝域外民风?”
喝,前几年还只有和尚叫他“老爹”,如今都有从五品的知州叫他“老先生”了。
宋时不知是该高兴地位更高了,还是感慨被叫老了,心思复杂地看着那位满面髭须的于知州,扯出一抹笑容:“于大人说得是,少年人应该活泼些,下去与土民同乐一番也好。”
他跟小师兄也正是该下去发散发散青春活力的年纪呢。
他挥手招呼学生们下去跳舞,自己也入乡随俗地起了身,捧了一盏酒递向桓凌:“请师兄满饮我这盏酒,与我一起下场共鉴本地风俗。”
桓凌抬手接过酒盏,一饮而尽,眼中倒映着满庭灯火,含笑握住了他的手:“好。这场中尽是知心有意的少年人,咱们过去凑凑热闹也正合适。”
好个知心解意的小师兄,正合适给他当舞伴。
宋时手上身一用力,将桓凌从座上拉起,脚步轻盈地走向那排跳着竹竿舞的少年。他虽然没跳过竹竿舞,但小学时也跳过长绳,抓得住节拍,身体又灵活,试了几下便跳得有了模样。桓凌也是个惯会蹴鞠,学过骑射的人,眼力准、身法好,看着竹竿开合,别人的脚步动作,不久也便会跳了。
几个早下场的学生都未必有他们跳得好,见老师们身形轻捷,神情潇洒,舞姿节奏竟和那些穿着民族服色的少年人差不多,也都喝彩:“两位先生跳得好!”
“先生神情疏旷,舞姿娴雅,真有魏晋名士之风。”
场中学生和土民鼓掌喝彩,兴致越浓,那些不爱活动的学生却有些担忧:“自从到了岛上,宋院长唯以游玩为务,竟连着几天不曾布置功课,亦不曾勘寻矿脉,反叫人心头难安了。我只怕咱们在外游心逸兴时,中原不知又有多少才子名士又得新理,咱们却荒废了光阴,落于人后。”
从前坐在马车里看书算题时也恨课业多,可如今连着几天只擎游玩,更觉心头空落落的,活像欠了债一般。
这欠了钱债好还,欠了学债则像欠了高利贷一般,一日不还心头便压着驴打滚儿的利息。海南距中原数千里路,能随老师们一路走到这里的学生都是年富力强,精力绝好的。连歇了这几日,歇得他们心荒手痒,坐立难安,终有一日按耐不住,联袂到两位老师面前打探:“先生当何时复开讲学,重留功课?”
……休息两天不好吗?
桓凌看着这些乖巧好学,一心求知的学生,想到师弟之前跟他商量的农活儿安排,心中微生怜惜之意,难得提醒了他们一句:“这一年多来登山跨海,一向不曾正经休息,你们也受累了。咱们往后要为圣上、为天下尽心尽力的时候还多着,何不趁现在多歇歇?”
学生们不累!
学生们不怕吃苦,只怕不能多学些东西!
先生们这些日子俯察土俗,起观天海,是否又悟得了新理?不讲新学便温习旧知也好,似这样天天只情吃喝玩乐的日子,他们已经不习惯了!
桓凌眼中的怜爱化作了欣慰,向他们点了点头,温声夸奖:“有这般志气却是好事。你们宋院长少年时也这样不好玩乐,一心只爱研究民生大计。”
宋院长如今在大郑不算圣人也当得上个贤人了。叫他亲夫君点评一句“宋院长少年时也这样”,众生激动得头皮发麻,恨不能立刻重回实验室,研究石油化学、电力之类保国安民之物。
——也不用立刻回京,就在广西、福建这种宋时曾办过工厂,能烧出实验室玻璃器皿的地方,先配出一间实验室就行。
“总是有个屋子做实验,有些烧杯药品摆弄才安心。”
——给先生们洗照片的药水就算了,这照片实在已经摆弄絮了。
桓院士似乎已经被他们打动,学生们便只眼巴巴地看向宋院长。宋时果然也被他们的精神打动,慈爱地笑道:“我与你们桓先生早知你等好学,已在广西定了合用的器具,只等过几日水稻扬花便带你们下田。”
下田?
这海外孤岛的田地,难道比汉中、蜀中的千里平原沃野更好?亦或他们只是无知无觉地玩乐时,他们院长和桓先生已探出此地有比磷矿更能催发五谷的矿产?
众生都是务实学的人,到了岛上,哪怕先生不带着他们干正事,见了田间稻禾也都要停下来看一回,招来老农问几句。可他们院长当年种嘉禾是要从分蘖时就加氮磷钾肥的,这岛上的水稻连稻穗都抽出来了,这几天也不见两位先生行动——
岂止不动,仿佛还要再拖拖,难道是要拖到扬花?就是要趁扬花时上什么肥,也该提前把肥料备下吧?
宋时听了他们所问,摇头道:“我自幼随父亲做亲民官,这些年来一直在研究化肥,于今已将可用之肥将及研发遍,难得再有进益。”
一句话就打灭了学生的希望,但下一句话又点燃了他们更高的期待。
“然以肥料肥田,实如人喂养牛马。虽得日日饱食者肥壮,饮食不周者瘦弱,然肥瘦易改而骨骼体态难变。驮马纵然日食石米,不能长成大宛天马,于粮谷亦是如此,故而改肥料不如改其品种。”
要从根本上改良本种,必须靠杂交。
他们在汉中、滨海经济园里都辟有实验田种些杂交各种瓜豆之类,已经选育出不少好品种。跟他们来海南的这些学生,在家时也都做过人工授粉的苦工,没有不熟悉“杂交”这个概念的。
可这水穗花细小如谷,一穗上就生着百数十朵花,雌雄蕊挤在细小的花苞里,实在难采粉授粉。早先他们想试种杂交水稻,先生们都不支持,怎么到这里又突然提出杂交……莫非宋先生背着他们做出了什么能别雌雄、拆鸳鸯的工具来?
两位先生从前用鸳鸯尺、比目车传情,这拆人夫妻的东西却不知又要取个什么名儿。可不敢再沾鸳鸯比翼之类,不然倒有些自拆佳偶的不吉利之嫌。
学生们只敢猜宋院长夫夫做出了能拆分雌雄蕊的小勾针剪刀一类,还替他们操心着名字吉不吉利。岂料两位先生不是要挑出稻花中的雄蕊,而是干脆不要了,要让他们趁花期下田,寻找雄蕊天生发育不良的野稻。
宋时一本正经地忽悠他们:“中原水稻都是庄户一代代选育的,所以咱们常见的是一花之内雌雄整齐,能自行繁育的良稻。唯这天涯海角畸零之地,无人栽培的野稻荒禾中,才生得出畸零的不育水稻。”
其实普通栽培稻中也有雄性不育株,但是很难百分百遗传不育性状。凭他们现在的知识和技术,更不要想那种高难的研究,索性直接跟着大能的脚步,往海南来寻野生不育稻更可能成功。
“雄性不育”四字传进学生耳中,也就如一道惊雷劈开了他们心底的迷雾。
既然这水稻是不能靠人手一个个劁阉骟……去雄的,那就索性去寻天阉的稻种!将它雌蕊上都涂上中原良种水稻的花粉,定然能像他们从前做的杂交瓜果般,生出累累垂垂粒大质优的嘉禾。
说不定能比当初宋院长与桓先生献上的祥瑞“十三穗”穗子更多,结粒更多!
学生们仿佛已看到了结出扇面般丰硕穗子的水稻;看到其上粒粒饱满的稻粒;看到秋收后晒场上堆积如山的粮谷……
粮食才是治世的根本。
不论是好学哪一科的学生,自幼年束发读书开始,受的都是兼济天下的教育。听说能种出更好的粮谷,自然当作头等大事来办,哪怕耽搁学业也在所不惜。
众生激动得眼露神光,连歇了多日的身子里更是涌出无穷精力,恨不能立刻冲进荒草丛中寻野稻。两位老师也不舍得辜负他们这满腔志气,一身精力,各发了精工细作的放大镜,这就放他们出门,到田间地头、河谷道边搜寻野生稻,标记好地点等待花蕊发育成熟。
两位老师则亲自去向于知州说明此事,请州衙给学生安排向导,再预备下几亩上田,等他们寻到野生雄性不育水稻后做实验田。
不过杂交水稻的原理艰深,不易解释,他们对当地官民就只取了个最简单的,也最让人无法拒绝的说法——
种祥瑞。
他们要在崖州种出比自己曾献到御前的那种收成更高的嘉禾。
宋时说得淡定,听的人却淡定不起来,于知州甚至仓促起身,打翻了茶杯,带着一身水渍上前问道:“先生是说,这种孤雌无雄的稻花结了别处雄花的籽,就能种出亩产四百斤往上的良种?”
岂止四百斤,杂交水稻的话,上千斤也就是个普通水平吧。
宋时轻飘飘地点了头,又告诉他此事非一季之功,就是找到了雄性不育的水稻,也得繁衍几代才能慢慢得出良品。海南虽然一年至多能种三季稻,可眼下他们没带来肥料,也不能立刻建起联合制碱厂,光凭土肥是供不起这些水稻一年三季的营养需要的。
于知州肃然颔首:“宋大人与侯爷只管放心,下官必尽心尽力促成此事。哪怕一年两年不成,只要本官还在任上,必定竭力周全。”
他也听过宋三元在汉中种祥瑞的故事,必定依样儿给他们备下上好的水田,最有经验的老农,再派人去汉中买最新的化肥。若能种出比上回桓侯在御前献上的更好的祥瑞嘉禾,莫说种上一年两年,一任两任,就是他到任期后直接辞了官在这里种上一辈子都值!
不求衣紫着绯,但盼青史留名!
顺便请两位大人将他的拳拳报君之心报于圣上和朝廷诸公……
于大人诉罢忠贞,起身向座下两位客人深施一礼,慷慨义烈地踏出二堂,步入孟冬的炎炎烈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