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一听说储济仓发生械斗,小皇上显得特别紧张,李太后也不安地问:“锦衣卫怎么会跑到那儿去打架?”
在座的谁也回答不出。
张居正说道:“臣现在就去调查此事。”
说罢告辞离了云台,步履匆匆回到内阁。
刚过会极门进了内阁院子,大老远就见王篆花脚猫似的窜来窜去。
一看见他,张居正就明白他是为储济仓发生的事情而来,因为守仓兵士属他管辖。
张居正也急欲知道事情经过,便快步走了过去。
王篆这时也一眼瞥见了他,连忙跑过来,也不及行礼,就禀道:
“首辅,出了大事了。”
“储济仓发生了械斗,是不是?”
张居正一边走向自己的值房,一边问道。
王篆跟在屁股后头,有些吃惊地说:
“噢,首辅已经知道了?”
张居正头也不回,说道:“东厂的消息比你的还要快哪,说说,究竟是为何事?”
“还不是为胡椒苏木折俸!”
“果然是为这个!”
张居正心下一沉,不禁想起了几天前发生的一件事情。
那天,新任户部尚书王国光来内阁拜谒,叙茶时,张居正说道:
“汝观兄,听说你这位大司徒到职之后,户部衙门面貌焕然一新。
当此新旧交替之际,许多衙门差不多都瘫痪了。
官员们一心都在窥测风向,根本没心思做事。
户部却不然,各司职部门清账的清账、盘库的盘库、催缴的催缴,倒比过去忙了几倍。
没有老兄的掌握,这种局面是不可能出现的。”
“首辅大人如此表扬,着实令卑职惭愧。”
王国光又是摆手又是摇头,眼神里虽透着自信,但说话的口气却很谦逊。
这王国光看上去五十挂边的年纪,身材偏高,虽然发福肚子微腆却不显得臃肿,两颐丰满,鼻隼高耸有肉,五官四窦都生得得体,一看就是一个大富大贵的上乘之相。
他是嘉靖二十三年的进士,金榜题名比张居正早了三年。
隆庆四年,他从南京刑部尚书任上,调任北京户部尚书,但并不到部任职,只是挂此衔头,实际的职责是总督天下仓场。
这次张居正让他取代张本直到部履职,级别并没有提,只是事权加重。
他是河南府阳城县人,按理与高拱也算大半个老乡,但感情上他却更亲近于张居正。
这皆因二十年前,张居正任翰林院编修、王国光任吏部文选司郎中期间,两人都恃才傲物,在京城的年轻官员中都算是出类拔萃的人物。
因此两人声气相求结为密友,对当时权倾天下气势熏天的严嵩颇有微词。
他们的行迹很快受到次辅徐阶的注意,这个状元郎出身的阁臣,便把他们延揽到门下,教会他们政治上的隐忍之术。
这两个甫入仕途的愣头青这才得以保存下来,并在隆庆一朝徐阶任首辅时得到提拔重用,成为朝廷的栋梁之臣。
两人既都成了徐阶的弟子,政见相同又兼着同门之谊,感情自是非同一般。
这回张居正力荐王国光出掌户部,还惹出不少风言风语,说张居正怀私罔上任用私党。
其间两人曾见过几次面,张居正对此始终不吭一声。
仅这一点,就让王国光心存感激,整顿户部开创新局也就格外卖力。
这会儿,坐在张居正的值房里,王国光接着说道:
“户部掌握着全国的财政。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相邻推荐:良臣不可逑 大周小冰人 白昼的星光 三国全史:全两册 妃一样的公主 你若盛开 我在西藏这些年 我不想活得这么累 原生之罪 相遇千万次的陌生人 兄弟 忏悔录 泡沫之夏(全集) 七苦录 都市小花农 青崖白鹿记·十周年纪念版(全2册) 最慢的是活着 一念情深 找麻烦是我的职业 走过青春爱过你:暖读系列(共15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