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童立本的公祭日。
童立本已经死去九天,每天前来吊唁的人络绎不绝。
童宅所在的羊尾巴胡同本来就不甚宽敞,如今早已被挽幛招魂幡纸人纸马等一应冥器填满。
这些时京城天气好得出奇,白日里天空一片瓦蓝,晚上一片繁星。
不遭雨淋的素纸素花,把里把路长的一条胡同堆砌得一片缟白,丛丛复复,间不容脚。
今天一早,参加公祭的官员们从四面八方陆续赶来,都只能把轿停放在胡同口外的大街上。
而一应十几个签单答应迎宾叫子,也都从童立本院门前迁到胡同口。
不时听到他们错落有致,有板有眼地高喊:
“吏部员外郎姜大人到——”
“刑部郎中赵大人到——”
“礼部员外郎夏大人到——”
“兵部武备司主事贾大人到——”
“大理寺少卿方大人到——”
“都察院佥都御史顾大人到——”
每次唱名之后,接着就是震耳欲聋的唢呐哀乐和哭婆子们熟练至极的干号。
童立本虽然生前命运滞蹇,但死后的哀荣比起先他一月而死的礼部尚书高仪来,又不知强了多少。
这次公祭由王希烈发起,他自然来得较早。
对胡同里这股子哀荣弥漫之气,他甚为满意。
这些时,王希烈的心情是一会儿兴奋,一会儿沮丧,与张居正较劲,他虽然处在劣势,但童立本事件的发生又多少让他占了一些上风。
户部施行的胡椒苏木折俸,实际上让他给搅黄了。
这些时,与张居正作对的事他委实做了不少,而且每出一招,张居正就被动一回。
为此,他心中颇为得意。
但他也清楚,自己本来没有这么大的能耐,皆因张居正上任伊始施行的胡椒苏木折俸与京察两件事是一竹篙打翻一船人,几乎得罪了所有京官。
俗话说鱼有鱼路虾有虾路,若论如何聚敛钱财搜刮民膏,在贪墨成风的官场,大多数官员都有一身故事。
甭说拿两个月胡椒苏木折俸,就是再拿两年,他们照样每天吃香喝辣,屁中都会打出油酥味来。
京官们之所以怨气冲天,一是觉得张居正这位首辅太不近人情,上任伊始就摆出个铁鸡公的架势,不肯给臣僚百官一点实际利益;二是京察正在进行,四品以上大员的《自陈不职疏》都已呈到御前,四品以下官员的自陈揭帖也早都汇总到吏部衙门。
他们中谁能留任谁将遭贬谁会削籍,不消几日就会揭盖子。
明眼人都知道,京察之初小皇帝下颁的那道措辞严厉的戒谕群臣的旨意原是张居正的杰作,由此可知这次京察的调子是由他定出来的。
前几日,吏部更是咨文各衙门,申明犯有贪赃枉法、结党营私、玩忽职守、怀私进邪四样者加重惩处,而贪墨之人惩处尤严。
京官们揽镜自照,无不有危机之感。
出于防卫需要,那些自认为在京察中过不了关的官员,便主动向王希烈靠拢,利用童立本之死大做文章,攻击这是“苛政”
。
如此做法在官场上也有一说,叫“反制”
。
知道你要整治我,我便抢在你下手之前,先抓住你的问题大做文章,务求痛快淋漓大白天下。
这时候如果你再利用手中大权对攻击者弹劾罢免,势必引起公愤。
当事者投鼠忌器往往作罢。
一般情况下,这种“反制”
的斗争策略大都会收到功效。
看到官员们的不满情绪一日比一日高涨,王希烈心里头甭提有多高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相邻推荐:找麻烦是我的职业 最慢的是活着 兄弟 七苦录 我在西藏这些年 良臣不可逑 泡沫之夏(全集) 忏悔录 相遇千万次的陌生人 我不想活得这么累 走过青春爱过你:暖读系列(共15册) 都市小花农 大周小冰人 一念情深 原生之罪 三国全史:全两册 你若盛开 妃一样的公主 青崖白鹿记·十周年纪念版(全2册) 白昼的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