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翼小说网 > 心生呼啸 > 第九章 回首却在灯火阑珊处

第九章 回首却在灯火阑珊处

天翼小说网 www.tianyibook.la,最快更新心生呼啸 !

    “事事留心皆学问!来到国青队集训将近一个月了,我感觉自己的思想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球场上随意一个走动,都是富含深意的,不是无的放矢的!”

    这段文字是节选我的其中一篇训练日记。起初当蒋指导要求我们每天晚上写一篇训练日记,记录当天的心得和感受,并明确规定每个礼拜上交一次进行检查时,全队的人都叫苦不迭。每天的大运动量训练,我们一回到宿舍最想做的事情就是睡觉,谁还会想去挖空心思写日记?在我的记忆里,那是小学生才做的事情!

    可这当做硬性任务下达,每个人必须完成时,我们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写。于是我和周伟把雷建军和高寿叫过来,一起商讨,最后四个人的第一个星期的日记都写成了大同小异的套话文;大体意思是感谢党的正确领导,我们随时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在众多教练的指引下,刻苦训练,为国争光~~~等等!翻来覆去的竟是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凑成六篇,交上去的时候,我们还沾沾自喜,为我们能想出这么绝妙的文章感到高兴。

    可仅仅过去一天之后,日记本发下来,最后一篇的纸页上面两排触目惊心的大字“你们是政治辅导员吗?叫你们来国青队,看来是委屈你们了!难道我没把话说清楚,什么是心得?什么是体会?我要你们心底最真实的东西!!!”

    蒋指导的字龙飞凤舞,笔力遒劲;最后一连三个感叹号看得我们是冷汗直流。同时又惭愧不已。却也为他的亲力亲为的务实作风所折服,从此以后,我们抛开了所有虚伪的套话,每天晚上咬着笔头,用心回想白天训练的真实感受;尽管我们不知道咬破了多少杆笔,撕碎了多少张纸,可文笔有限,心里话实在不多。有时写上一百多字后就思枯词穷了。第二个星期交上去的时候,我心里很是忐忑不安,老是担心又会挨批,可结果却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日记本再次下发到手上的时候,我几乎看见每一篇日记后面都有红字批示,或鼓励或探讨或一针见血的直指疑惑,我记得我当时看见这些红字时,眼眶竟有些润湿了,心里感动得无以复加!从此以后我居然渐渐喜欢上了写日记的感觉。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有什么困惑疑难都一吐为快,不管字数的多寡。也不管提的问题有多么地可笑与幼稚。反正我是彻底敞开了心扉。而且每次写完,心里就产生出一丝期待,不知道蒋指导会下次会批些什么红字在下面呢?

    短短的日记成了一根粘附力极强的丝线,把我的心和蒋指导联系在一起;尽管他在平常的训练当中一贯的雷厉风行,依旧的严苛不讲情面;可我分明能体会到他严峻的外表下一颗滚烫的心。

    时间荏苒,流逝得飞快。三十五天眨眼即过。北京的天气一天寒过一天,期间我终于看见了在南方难寻一觅的鹅毛飘雪。当你清晨起床,放眼世间,满是纷纷洒洒,到处一片银装素裹。皑皑白雪铺满房顶屋落,心也跟着无比畅亮。开朗起来!数九寒天却更加激起了我的训练热忱!

    每天一个三千米速度耐力跑雷打不动,一个半小时的防守训练从不间断,一个小时的身体力量练习风雨无阻。良好的住宿饮食以及医疗保健,让我们每天都迸发出无限的激情。这一个多月的磨砺,特别是精神思想上的洗礼和淬炼,让自身的技术衔接更加简洁流畅,一股隐隐约约的模糊的全新节奏在我身体里悄然而生。我不知道其他的队友们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发生,反正我是能清晰的感觉到了。

    每天至少两百个超远三分点射,我的投篮迅速的稳定下来,命中率徘徊在百分之七十左右,当然这还只是在训练中,无人盯防的情况之下;但如果专门安排人手帮我捡球的话,相信这个命中率还可以有所提升。稳步提升的不仅只是我一人,同为超远射手的广东队的后卫也没丝毫落后与我。现在我已经知道了他的名字,彭代青,身高1.89m,比我高出3公分;经常是我一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他也差不多完成了,甚至有时候还比我快。这让我感到了沉甸甸的压力,不得已暗自加量,悄悄给自己多加了五十个进球任务的数目。

    集训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我已经清楚的了解了自己的竞争对手范围。彭代青算一个,辽宁省的身高1.92m的

    后卫是最强有力的竞争者,这只东北虎名叫郭明亮,防守是他的强项,弱点是投射距离比我们稍短点;可在国青队这一个多月,我已经清楚的了解到蒋指导的执教风格,就两个字“防守”!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要想打人,先要学会挨打”!又说,“一个球员的进攻技能再完美,能力再强,回过头来防不住人,就不是个好球员!”防守在他眼里是第一位的重要,所以郭明亮备受蒋指导青睐也就情有可原了。还有一个是河南省的后卫,名叫张斌,1.89m的身高,他技术较全面,特点是组织能力强,其他方面都比我们弱。

    这段时间,吴翻译时不时抽出点时间,在晚上播放些以往国青队的比赛录像给我们看,使我们了解到,在亚洲我们和韩国队七三开共同称霸;但在世界性的国际赛场上却是少有收获,最好成绩也不过第九名,十名开外那是常态。教练组的目标当然是直接跳过亚洲,目标直指世锦赛。因此播放欧美强队的录像居多,从这些强队中几乎很少看见身高低于1.90m的球员,主力阵容基本是四大一小的配置;具体点就是中锋和大前锋是全队身高最高的人,通常在2.10m左右;其次是小前锋和攻击性后卫,身高也达到2.00m左右,组织后卫是最矮小的。

    这也就决定了我们国青队的身高层次和结构也向这方面靠拢。每次看完比赛录像后,我的心头就蒙上一层阴霾,久久难以散去。作为全队身高最矮的球员,我实在想不出什么办法来改变这一现实。而第一轮为期两个多月的集训,教练组就已经放出话来,届时要将淘汰出一批球员,我的压力更是变得沉重如山。

    暗地里我比较了一下我们四个组织后卫球员各自的优劣,发现自己的组织能力是最差的,可这能怪谁来着?从市队到省队,我都是主要得分手,一直担任着得分后卫这一职责,并且屡创奇迹;可到了这高手如云的国青队,篮球理念和方向彻底颠覆了,我又要从头学起。于是我发了疯似的的练习带球控制和传球练习,虽然有一定进步,可远水难救近火,我也是心急如焚,无以为炊。直到有一次我把这一想法在日记中透露出来,没想到让蒋指导点醒过来。

    他在日记中这样批示道,“不要妄自菲薄,你要清醒的看到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当时看到这排红字时,我就像黑暗中发现了曙光,心情激动到无以复加。随后反复盯看了几遍,心里暗忖自己的优势究竟在哪里?是超远三分?不对,难道是突破?好像也不对?最后脑海里灵光一闪,突兀的想到了铅球,登时恍然大悟,欣喜若狂!

    狠狠的拍打自己的脑袋,回想自己来国青队这段时间,接触的新东西新理念实在太多了,以至于我忘记了自己的老本行,抢断!无论是在西南赛区还是在全国八强赛上,我不都是毋庸置疑的抢断王吗?相对于其他三人,我最大的优势就在抢断上,这点自信,我还是有的!

    找到方向的我,信心重拾,但我很快就发现自己心爱的铅球被遗忘在老家的某个角落,这伙肯定已经锈迹斑斑了。不禁暗骂自己粗心。第二天我就通过吴翻译在训练基地的器材库里很快找到一个三公斤重的小铅球,当手里触摸到那冰凉的铁皮时,一个高挑丰腴的身影不经意间浮现在脑海,师姐张玲,你在哪里?现在过得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