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翼小说网 www.tianyibook.la,最快更新中华秘典 !
为什么说盘古有两个呢,大家先来看看以下两则古代记载:
“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死后骨节为山林,体为江海,血为淮渎,毛发为草木。”
“天人诞降大圣。曰浑敦氏,即盘古氏,初天皇氏也。龙首人身,神灵,一日九变,一万八千岁为一甲子,荆湖南以十月十六日为生辰。有初地皇氏,初人皇氏。”
以上记载与最初徐整的《三五历纪》与《五运历年纪》有着不小的差距。《五运历年纪》里描写盘古的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而第一则记载中盘古为“龙首蛇身”,既然盘古是蛇身那它何来四肢?认为盘古与伏羲是同一个人的先生们,所最看中的一点就是盘古与伏羲都是蛇身。排除盘古会变形的可能,蛇身仿佛与徐整的记载相互矛盾。
第二则记载里盘古龙首人身,和《五运历年纪》倒是能说得通,可十月十六日为盘古生辰太过匪夷所思,混沌未开何来时间的概念?初天皇氏是盘古,初地皇氏、初人皇氏,又是从何而来?印度的梵天、西亚巴比伦的‘bau’、西方和非洲的创世神都有制造人的记录,单单中国的盘古没有,是巧合、疏忽,还是其它原因?如果把盘古的神话分为两个部分,两个盘古来看。第一个盘古就是开天辟地、身体化为万物的盘古,这个盘古的原型就是梵天,而梵天的原型只能是个问号了。
第二个盘古有可能是中土化了的盘瓠,或者说是伏羲氏与盘瓠的混合体。徐整在作《三五历纪》时,吸收了很多南方少数民族的传说,这些少数民族传说中最伟大的人物可能并不是开天辟地的盘古,而是他们有迹可寻的祖先盘瓠。
“帝喾(高辛氏)时,有老妇得耳疾,挑之,得物大如茧。妇人盛于瓠中,覆之以盘,顷化为犬,其文五色,因名盘瓠。”后又有“盘瓠助帝喾取犬戎吴将军头,帝喾以少女妻之。负而走入南山,生六男六女,自相配偶。其后子孙繁衍。”
上面的记载是畲族、瑶族、苗族中广为流传的关于盘瓠的传说,在当时这些民族并不知道盘古的存在,他们心中盘瓠是最为伟大,最早的神话人物,认为其是开天辟地之神也并不为过。有一种声音说桐柏大复山是盘古开天辟地的地方,可大家能想象出盘古在一座大山中要如何的开天辟地吗?又不是建造秘密的军事基地,盘古去大复山里能搞出什么结果。
但换个角度看这种说法,它不是很好的表明了此处出现的盘古就应该是少数民族崇拜的盘瓠吗,至于大复山仿佛更像是传说中“帝喾以少女妻之,负而走入南山。”里面的南山。夏曾佑先生在《中国古代史》中质疑道:“今按盘古之名,古籍不见,疑非汉族就有之说,或盘古盘瓠音近。盘瓠为南蛮之祖,此说为南蛮自说其开天辟地之人,吾人误以为已有也,故南海独有盘古墓,桂林又有盘古祠,吾族古皇并在北方,何盘古独居南方哉。”
笔者认为这样的质疑很有道理,当初徐整在借鉴少数民族的传说时可能出现了误差,使他笔下的盘古有了一些逻辑上的混乱,又因为他写作时或多或少的会受到中华传说的影响,所以才会让许多人有了盘古就是伏羲的错觉。
盘古的传说到此为止,有关盘瓠的故事后文还有交代,就盘古开天辟地来说,它不是属于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的,而是全人类所共有的一个神话,不论我们称呼它为盘古、梵天、还是别的什么名字,它代表的都是一个开始,一切的开始。或许在非常遥远的年代有一段相同的记忆留在了所有人类的潜意识里,一代一代的传承了下来,毕竟曾经的一段时间里地球上的大陆只有一块。
2:三皇氏,遥远飘渺的传说。
为什么一段说是二亿四千万年,另一段又说是二亿五千万年大陆会链结在一起呢?
前一个二亿四千万年是上次所有大陆连在一起时的时间推断,属于以发生。
谈起中华民族的祖先,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三皇五帝,这里面五帝的争论不大,但有关三皇的争论倒是颇多,其中涉及的远古人物有燧人、伏羲、神农、女娲、祝融、共工、黄帝、天皇、地皇、人皇;这些候选者里面,祝融、共工的级别影响显然不够,皇帝仿佛算作五帝更为确切。经过初步的淘汰,余下的只有燧人、伏羲、神农、女娲、天皇、地皇、人皇七名选手,这七人之中女娲的身份较为特殊,可凌驾三皇之上,又可与之比肩,很难准确定位基本也可以排除了。剩下的六人为了谐调各方面的关系,古人将他们分为了上古三皇和三皇,上古三皇为天皇、地皇、人皇,三皇为天皇燧人、人皇伏羲、农皇神农。
按时间排序上古三皇要远远早于三皇,像古人这则记载“天人诞降大圣。曰浑敦氏,即盘古氏,初天皇氏也。”,其中暗含的意思就是,远古三皇中最早的天皇,它的第一任归属者就是开天辟地的盘古氏。但如此说的话,这则记载就和盘古的传说有了不小的矛盾,因为天皇既然能称之为皇,肯定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自己给自己当皇帝,它最少要拥有一个部落的统治权。可在中国的神话体系里女娲才是造人的神,而她出现的时间明显要远远晚于盘古,这就产生了一个空白,神话中一个自相矛盾的地方,从而制造了两个疑问,一是女娲造人时间的混乱,二女娲之前是否有其它造人的传说。
“天地立,有天皇十三头,号曰天灵,治万八千岁。”
“岁起摄提,元气肇,有神灵一人,有十三头,号天皇。”
“天皇被迹,在柱州昆仑山下。”
古人的这些记载也算是详细,天皇的数量、统治天下的时间,地点都有描述,甚至还有天皇发明了数字、天干地支的说法,想想真是令人匪夷所思。然而天皇最神秘的地方尚不在此,而是在于它存在时间的难已确定,如果从盘古算起,那么没有答案,只能归属于人类文明出现以前的另一个文明。如果从考古的角度看,天皇时期和有巢氏相近,在距今一百多万年至几十万年之间的某一阶段。这种说法有一定的模糊性,几十万年乃至上百万年前的事,恐怕没有人能说得清,既然说不清也就无从去反驳。这就比如您从看到这篇文章的当天向后推一百万年,一百万之后现在的社会、现代的科技能在地球上留下几分痕迹?假如那时还有人类的话,它们提及一百万前的文明,会怎么说?
天皇治世的一万八千年比后期的有巢氏、燧人氏都要短很多,真要是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也也很难去寻找。此外还有一种“天皇”来源于“盖天”宇宙模型中的“天”,用于指称于公元前2607年11月27日登位的统治者的说法,但如果细想这种说法更是有问题,不说古三皇,就是三皇产生的时间仿佛也要早于公元前2607年。
除此以外古代典籍中还明确的记载了天皇氏的统治中心在古杭州,天皇是古越族人,天皇说古越语。在《越绝书》中,范蠡历数吴王夫差的罪行,其中一条就是夫差当年肆意奴役天皇故乡的君主勾践。以此来看古越地确实出现过一位天皇,但此天皇可能并非彼天皇,至于日本的天皇显然是受越地天皇的影响,狭隘的岛国人的思想总是自大。与天皇有关的古记载中还有:
“天地立,有天皇十三头。“
“有神灵一人,有十三头,号天皇。”
”一姓十三人也。“
对此我们可以理解为天皇时天下分成了十三块,有十三个君主分别治理。也可以理解为天皇一脉,传承了十三代,总共统治了天下一万八千年。前一种理解暗示着远古人已经清楚的知道自己国家的非唯一性,而第二种理解则是最早的权力继承。
天皇是神秘,可神秘的并非只有天皇一人,天皇出现一万八千年后,天下的统治权发生了更替,另一个神秘人物走上了神话历史的舞台。
)“天皇之后,地皇兴起”
这简单的八个字,蕴含的意思却是非常的复杂。首先它从侧面证明了天皇的存在,天皇没落、地皇代之,更平凡化的记载让天皇、地皇有些脱离神话,步入现实的意味。其次它明确了天皇、地皇的身份、地位,天皇没有曾经的辉煌何来之后的败落,地皇兴起之势如若不大怎能代替天皇。最后就是它简单明了的叙述了天皇、地皇的时间顺序,虽然二皇存在的时间不能确定,但天皇先、地皇后已经无所争议。
天皇氏是怎样没落的呢?据相关人士推测,天皇晚期,全球气候转暖,也可以说当时的温室效应无比严重,两极的冰川融化,造成海洋水位猛涨,滔滔的洪水覆盖了大陆,人和其它生物死伤惨重,原有的生存环境遭到彻底的破坏,从而幸存的人开始向能适应生存需要的地方迁移,如此一系列的大灾难后,无论统治者是谁恐怕要想不没落也难,所以天皇的衰败很大程度属天灾。以上推测不由得让人想起了今天的社会,全球气温持续上升,温室效应日趋严重,读古鉴今,真让人感到莫大的慌恐。
洪水使得天皇氏没落,洪水也使得地皇氏兴起,灾难过后的时间里,地皇氏和他的十一位兄弟不知道做了什么伟大事情,受到远古人的尊崇,登上了首领的宝座。但假想过去,洪水之后,最大功绩莫过治水,难道地皇与大禹有异曲同工之妙?
“地皇十一头,治八千岁”
“地皇治一万八千岁,以火德王。”
“地皇兴於熊耳龙门山。”
以上是为数不多的关于地皇的记载,这其中与天皇最大的不同是地皇只有十一头,比天皇少了两头。如果只把十三、十一看作天皇氏、地皇氏传承的代数,那么多一两代少一两代没什么,可如果把此看成地皇及其兄弟统治区域的朦胧记述,那就有些嚼头了。从大的角度看,天皇和它的兄弟统治着十三片地区,而地皇及其兄弟只统治着十一片地区,那是不是代表有一部分陆地被洪水淹没了,并从此长眠于海底。
从小的角度出发,“天皇被迹,在柱州昆仑山下。”“地皇兴於熊耳龙门山。”,此两则记载是不是在表述远古人迁移的一些情况,从而让我们对古代的气候、地理多了一些了解。相对于天皇发明天干地支,地皇作了一些让我看起来比较现实的事情,一就是他命名了日、月、星,在此之前远古人并无此概念,只依靠光的强弱称呼其为大光、小光、细光,如果赶上个阴天浓雾,日蚀月蚀不知道当时的人要如何称呼,总不能叫“无光”吧。
二是地皇氏明确了“昼夜”,把有日的时间称为“白昼”,有月亮和星星的时间称为“黑夜”,一白昼+一黑夜为一日,这项发明乍看不怎么突出,可细想就会发现它有多么的了不起。第三也是最厉害的,地皇以三十日为周期定为一个小循环,称作“月”,又把十二个月为周期的大循环,称作“岁”,但可惜地皇现在只停留在传说阶段,如果有一天能确定地皇真正的存在过,那么国外的玛雅文明,这个文明那个文明,全都要靠边站了。
“天皇之后,地皇兴起”,地皇在兴盛了一段时间之后,也走向了没落,这时又一个传说的人物崛起了,并取地皇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