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翼小说网 www.tianyibook.la,最快更新完美人生 !
廖辽的录音,突然就顺畅起来。
此前连续四天多的时间,她都没能完成一首《野花》的录音,但是在经过了与黄月琴的短暂交锋之后,她却好像是突然找到了感觉。于是,就在当天,她一口气完成了《野花》、《执着》、《干杯朋友》三首歌的录制!
第二天,《我热恋的故乡》和《未了情》完成录音!
第三天上午,随着由曹霑作词作曲的新歌《沙漠》录制完成,廖辽第一张专辑的录音阶段宣布正式结束!
而现在,她的这张专辑一共有了十一首新歌,再加上此前的那张单曲也是准备收录到专辑里的,所以,这张专辑就有了十二首歌。
一本磁带的正反两面,可供使用的录音时长大约在45分钟到60分钟之间,如果有需要,在不影响读取速度和读取质量的前提下,最多可以加长到75分钟,而一张CD的理论存储时间也大约是在60到75分钟之间。
所以,一张专辑理论上最多可以收录17到20首歌。
但现实中发售的专辑,却很少有超过15首的。
第一是照顾磁带方面,毕竟来说,虽然近些年CD的销售份额正在逐渐走高,但磁带仍是绝对的主流,而磁带一旦加长到超过60分的播放时长,势必造成磁带分量超重,虽然对读取声音质量的影响微乎其微,但毕竟还是会多少有些影响。
第二就是出于制作成本的考虑,毕竟多一首歌就要多了很多的开支,从作词、作曲、编曲,到伴奏的录制,再到录音室的占用,以及下到生产厂之后的按照专辑的可听长度计费导致的费用增加……这些都是在增加成本。
第三则是考虑到市场销售。一旦成本增加,定价自然要跟着往上走。虽然对于喜欢的歌手、喜欢的歌,听众可能并不太会去在意那增加的一块两块钱,但同样是一张专辑,你卖的比其他专辑贵哪怕一块钱,都会影响到消费者的观感,从而直接影响销量。
因为在市场销售之中,铁杆和粉丝的销量数字从来都只是基础,一张专辑想要卖得好,一部电影想要卖得好,一本书想要卖得好,最重要的就是去设法影响到铁杆粉丝和专业人士之外的外围游离人群!
所以,约定俗成的,一张专辑的歌曲数目大概都是在八首到十二首之间,其中尤其以十首歌的时候最为多见。
但廖辽仔细考虑了两天,最终还是说服了制作人赵美凤:她的新专辑是十二首歌。
因为此前已经完成录制的五首歌,以及上一张单曲都是肯定要录入的,李谦写的那五首歌每一首都是廖辽所大爱的,自然也是缺一不可。至于曹霑的那首《沙漠》,虽然它的质量并没有达到曹霑真正的高度,但毕竟是大家出手,更何况他还是根据廖辽的嗓音特点来写的歌,所以,歌曲质量虽然只能说是中等偏上,却很适合廖辽发挥。
所以……全部保留!
然而,十二首歌全部保留不是问题,定价要稍微高一点,也不是大问题,但主打歌到底是哪个,却是大问题!
按照廖辽的想法,自然是想要把《我热恋的故乡》作为第一主打,把《执着》作为第二主打,或者《野花》也可以。但这个想法甚至都没有等拿到郑总面前,在赵美凤这里就直接被毙掉了!
用她的话说:第二主打可以给《我热恋的故乡》,但第一主打,必须是《那年夏天》!
《那年夏天》,是廖辽此前就已经录好的一首歌,走的是都市情歌的路子,却并不是周嫫式的情歌,它说的是一段感情,很温暖,廖辽很喜欢,赵美凤也很喜欢,甚至于在她看来,这应该是可以帮廖辽打响知名度、从而推高专辑销量的一首歌!
客观的来说,如果没有后来从济南得到的那几首歌,用这首歌做第一主打是完全没问题的,此前只有那六首歌的时候,就连廖辽自己也是这么考虑的,但现在有了《执着》,有了《野花》,也有些《我热恋的故乡》,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她当然就有点不太甘心了。【爱去小说网www.aiquxs.com】
但是……赵美凤毕竟是这张专辑的制作人!所以到最后,廖辽发现要想说服她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好选择让步,同意了按照公司早先就制定好的宣传方案来走。
两首主打歌一旦确定下来,再从此前就已经拍好的几百张照片里挑选出来一张做封面、几张做歌词页的内彩插图,这张专辑属于制作人、属于歌手的部分,就算是结束了。
接下来的定价、灌制、包装,都是公司需要去做的,上市之前的宣传、打榜,也主要是由公司的宣发部门来负责,廖辽只需要配合对方的工作,去参加一些电台的音乐节目和电视台的综艺节目,然后不断地唱歌、唱歌、唱歌、访谈、访谈、访谈……就可以了。
当然,在真正送到生产车间之前,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那就是,公司内部的试听会。
所有长生唱片的在京歌手、制作人、高层管理人,以及与公司保持友好关系的作词人、作曲人、编曲人、制作人、乐评人等等,以及参与到专辑制作的相关人员,都会提前收到通知,有时间又有心情的话,到时候就可以到长生唱片的听歌室来,享受用最顶级的音响播放的新专辑,算是尝个鲜。
当然,如果歌手是大牌,不管是出于捧场的目的,还是对新专辑确实很好奇、很期待,来参加试听会的人都会很多,而如果是新人歌手,那么显然,除了公司内部的人员之外,还是不要期待会有什么不相干的人来捧场的好。
廖辽不是什么大牌,虽然她此前发行的那首单曲口碑不错,但就凭一首单曲,很难说让那些乐评人们期待到需要巴巴的跑来长生唱片试听的地步。
加上没空儿的,加上没兴趣的,加上不在京的,加上不屑来听的……等等,到最后,来参加她的专辑试听会的,其实还是有限的那十来个人。
以郑总为首的三个高管,和公司的三驾马车:艺术总监杜晓明、艺术副总监赵美凤、艺术副总监兼经纪部经理司马杰,以及两位录音师,宣传与发行部经理、副经理,生产部副经理,廖辽,和黄文娟。
斥资一百多万打造的专业级听歌室,效果绝对够赞。但正如平常听起来很好听的声音一旦进了录音棚就很容易破绽百出一样,越是专业的音响设备,越是具有极强的放大能力:优点被放大了,缺点也被放大了。
单从声音来说,廖辽很稳,近乎无可挑剔。
但专辑的内容,也就是歌,却让宣发部的经理和副经理忍不住交头接耳起来。
四十多分钟的专辑放完了,郑总站起身来,说:“隔壁会议室,开会。”
到了会议室,郑总敲敲桌子,说:“都说说吧,有什么看法。”
生产部副经理就是来凑数的,他只是需要带着会议结束之后的生产计划回去就够了,所以他不需要说话,两位录音师以及黄文娟都没资格列席,所以事实上参加这个会议的,除了廖辽之外,一共还有八个人。
发行部副经理先开口,她说:“这张专辑的风格还算统一,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里面居然有三首轻摇滚……我不了解音乐,但是我了解市场,所以……我建议公司还是用偏保守一点的策略来安排宣传和发行,先打榜试试看。”
发行部经理点头,“有点危险。过去已经有不少轻摇滚扑个半死了。不过,我觉得这张专辑还是有亮点的,廖辽的嗓子是一个,两首主打歌也是一个。那首《那年夏天》做第一主打,不错!发行的话,我跟老张的看法一致,保守点好。”
这个会就是上市前定调子的会,发行和宣传部自然话语权极重。他们的话说完,一位高管直接就点点头,“我同意。就先按照保底走吧?磁带20万,CD两万,黑胶的话……我记得廖辽上一张单曲的黑胶卖的就不错,虽然黑胶没几年活头了,快淘汰了,但就是有一批发烧友喜欢这个呀,所以,我反倒建议黑胶多发点……三千张吧?郑总,你觉得呢?”
郑总点点头,扭头看向艺术总监杜晓明,“老杜,说说?”
杜晓明习惯性地摸了摸自己背后的辫子,也不管会议室里有多少人,直接掏出烟来点上,说:“一般吧!估计……拿个黄金唱片没问题。再高了……我对女歌手这一块儿,还是不如美凤在行啊!廖辽是她带的,这张专辑也是她做的,还是重点看她的想法吧!”
听他这么说,郑长生的脸色顿时就有点难看。
他这是摆明了不看好这张专辑呀!
这要是换了旗下其她的女歌手,这时候赵美凤怎么着也会开口反击几句,但这个时候,她觉得即便反击,自己也拿不出什么过硬的理由来——连她自己都觉得这张专辑风险不小!
于是,当郑长生郑总的目光看过来,她想了想,说:“主要看两首主打歌吧,我觉得这张专辑的水准还是有的,市场反响会怎么样,我不好说,但这张专辑本身的质量,肯定过硬!”
郑总点点头,目光看向司马杰。
司马杰犹豫了一下,说:“或许……轻摇滚的春天来了?呵呵,我倒是觉得哈,廖辽那几首轻摇滚挺有味道的!咱不好说轻摇滚的春天是不是会来,但至少的吧,这张专辑,我觉得不会太扑街,五十万张保底,争取冲一冲白金唱片,也不是全无希望!”
郑长生点点头,然后低头思付片刻,抬头看向廖辽,“廖辽,你自己说说,预估一下这张专辑的销量会怎么样。”
打从进了听歌室那会儿起,廖辽脸上就是一点表情都欠奉了,进了会议室之后更是一直都低着头,也不知在想什么。听到郑长生叫自己,她抬起头来,略有些僵硬地说:“我听诸位领导的安排,我听郑总的!”
郑长生闻言,眼睛微微眯了一下。但他很快又笑起来,想了想,说:“那好,那就按照老张说的,按相对保守点的思路去走,嗯,生产那边,就按照刘总刚才说的计划去安排,专辑争取在八月上旬上市,具体的宣传和发行,回头宣发部那边出一个计划。我们预祝廖辽的首张同名大碟《廖辽》能够大卖!就这样,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