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翼小说网 www.tianyibook.la,最快更新警婲槑 !
来到了奥地利首府(维)也纳之后,平果一直很纠结,带不带沉香盒一起四处游荡呢。那个沉香盒实在是沉又大不说,重要的是,天气也变得很热、很闷,虽然树荫下,依然有着凉凉爽爽之清风。
但是,如果不背在双肩包内,平果又觉得对不起平纬和平傃两位老朋友。
平果已然搞不清,自己是夜夜做梦呢,还是天天真的在和这两位老朋友在对话、恳谈。
平果信老子,大道至简吧。
于是,终于在再出门去莫扎特故居时,平果只将在三楼的家庭公寓朝北房间的玻璃窗都关上,因为与邻居家的晾台距离太近,在不知道有没有安全系数时候,直接自己注意预防就好了。
然后,平果打开沉香盒,双手合十,说:“抱歉啦,你们俩还是自力更生更曼妙,是吧?那么,现在,请随我出发吧。”
然后,平果便与平涵涵一起锁门出发。
冥冥中,平果感觉得到有青烟尾随着她们母女俩,渺渺婷婷地飘浮在平果头顶的上方。
阳光通透得耀眼,没有树荫的地方,十分暴热。
走出地铁,居然看到了奥地利国家歌剧院雄伟与厚重的哥特式或巴洛克风格建筑。再走段距离,居然在一个绿色公园内,邂逅了歌德与莫扎特雕像。
莫扎特,平果说:“我们去莫扎特故居看看吧?”
平涵涵很高兴,说:“好的呀,反正我的穷游攻略内,有这个景点的。
好吧,老妈,我现在就带您去莫扎特故居,离我们这里还真不太远,只需要走过一个步行商业街就到了。
您肯定了解,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德语: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出生于奥地利萨尔茨堡,逝世于维也纳,是欧洲最伟大的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之一,也是一位共济会成员。
英年早逝的莫扎特,留下了不少重要作品,也总括了当时所有的音乐类型。
与钢琴、小提琴相关的创作,莫扎特是一位天才艺术家。
他谱出的协奏曲、奏鸣曲、交响曲、小夜曲等等,都成为后来古典音乐的主要形式。
莫扎特同时也是歌剧大家,至今仍然剧剧不朽。”
平果爱听莫扎特,尤其是在自己孤寂时刻,一个人在家时,倒上一杯干红,斜卧在沙发上,聆听莫扎特的诙谐、幽默、激情与苦楚,那旋律及其艺术性,就如同活泼、开朗、悦耳的婴孩,叫人爱不释手。
平涵涵继续着:“莫扎特的历史地位与巴赫、贝多芬平起平坐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所有作品,都让人感受到了音乐由巴洛克时期转向古典主义时期的不同。
什么是古典主义音乐呢?其实,古典主义音乐就是承继着巴洛克音乐的发展,是欧洲音乐史上的一种音乐风格或者一个时代。
这个时代内,出现了多乐章的交响曲、独奏协奏曲、弦乐四重奏、多乐章奏鸣曲等等体裁。
而奏鸣曲式和轮旋曲式又成为古典时期和浪漫时期最常见的曲式,影响之深远直至二十世纪。
乐团编制比巴洛克时期增大了,乐团也由指挥带领着,逐渐变成了一种常规。
现代乐器之王钢琴在古典时期也出现了,并逐渐取代了大键琴的历史地位。
法国大革命对社会的冲击是巨大的,作曲家也不例外,而莫扎特成为了第一个由最初依赖宫廷、教会供养转变为独立的经营者。
早期代表是海顿、萨马丁尼、C·P·E·巴赫和格鲁克,中期代表是莫扎特、克雷门第,晚期代表是贝多芬、舒伯特等等。他们都在(维)也纳生活与创作过。
莫扎特于1756年出生于萨尔茨堡,属于神圣罗马帝国。
父亲是萨尔茨堡大主教教廷交响乐队的演奏员和作曲家,莫扎特是家中第七个孩子,却是幸存者。
莫扎特3岁时,一个偶然机会,展现出了他的天才般的音乐奇特才能。
父母发现他不仅具备绝对的音准,更有超出常人的记忆力。
5岁时,他便请求父亲教授自己大键琴,之后还猎及了小提琴、管风琴和乐曲创作,很快,他的能力,宛若平地一声雷,响彻云霄。
6岁时即1762年,莫扎特谱出了属于自己的三首小步舞曲和一曲快板。
之后十年间,莫扎特随父母在欧洲做巡回演出旅行。
游走到伦敦时,莫扎特遇见到了英国的巴赫,立刻杯迷住了,深受影响,以至于后来的创作中,深深受到了英国巴赫的影响。
11岁时,莫扎特便写出第一部歌剧《阿波罗与希亚钦杜斯》,由萨尔茨堡大学附属高级中学的学生们演出了这出拉丁喜剧,惊诧了一圈人。
12岁时,莫扎特又创作出另外两部歌剧,名为《牧羊人与牧羊女》与《善意的谎言》。
13岁时,受大主教提名为乐队首席。
莫扎特父亲为了使他能够与近邻意大利有所接触,特地申请留职停薪的假期,莫扎特便随父迁居,远赴他乡,研习歌剧,一口气写出了三部歌剧。
17岁时,新雇主亲王大主教要求他的作品必须为了宗教仪式而写,莫扎特不甘心接受这种限制,于是他与亲王大主教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恶化到了极点。
值得庆幸的是,此间,莫扎特在(维)也纳结识了大作曲家海顿,两人互相通信,建立起了惺惺相惜的友谊。
海顿对莫扎特父亲说:‘在上帝面前,我要诚实地告诉你,你的儿子是我所认识或知道的最伟大的作曲家,他有最好的作曲学问,也很有品味。’
而莫扎特对海顿的描述是:‘只有他具备了能使我欢笑并且深入我心灵的秘密。’
这样的深情厚谊,实在是令人羡慕妒忌恨,是不是老妈?人生,有时候,真的是,得一知已,足矣!
20岁时,莫扎特决定离开故乡,但亲王大主教拒绝让他离开,否则便解除他乐队首席的身份。
经过一年的准备,莫扎特跟随母亲先到了巴伐利亚公国慕尼黑找工作未果,又辗转到了曼海姆,并疯狂地爱上了女高音歌手,引发了父亲的怒火,莫扎特终于明白了他必须首先要养活自己极其家人。
在巴黎,莫扎特创作了《第31交响曲(巴黎)》,但找工作未果,在危机中,他甚至难以找到人来为他的作品付钱。而他母亲又不幸病倒,很快便离开人世。悲伤欲绝的莫扎特只好重新考虑返回故乡。
途经慕尼黑时,莫扎特发现女高音歌手已然爱上了另一位歌剧导演,初恋失败啦。
绝望又沮丧的莫扎特终于回到了萨尔茨堡,发现父亲已说服亲王大主教重新聘用他,而亲王大主教经常公开地以‘饭桶、废物’来揶揄他。莫扎特决定去(维)也纳,做一名独立的作曲家,再也不受限制啦。
说做就做,莫扎特终于可以自由自在地创作自己最喜爱的音乐了,莫扎特自然快乐极了,也开始接受了韦伯尔女士的补助款。
维也纳独立十年间,莫扎特少了父亲和雇主亲王大主教的牵制与管束,莫扎特终于能够更自由自在地作曲了。
他认识了康丝坦兹(Constanze),未等到父亲书面同意,便与她共结连理。
婚礼于1782年8月4日在教堂举行。
后来,由于受到von Svieten 男爵的影响,莫扎特开始认识了巴赫和亨德尔的作品。
莫扎特受到巴赫对位法的强烈吸引,进而直接影响后来的相关作品。同一年,他开始谱曲一系列的六首弦乐四重,奏献给海顿。
莫扎特加入了共济会,迅速地晋升为会长。他创作许多作品都是献给共济会的弟兄的。
1786年,莫扎特认识了剧本作者洛伦佐·达·彭特(维也纳剧场的官方诗人)。
很快,达·彭特说服皇帝批准了创作一部基于博马舍的《费加洛婚礼》的歌词。但后来皇帝认为该剧具有巨大颠覆性,禁止上演。
但莫扎特不管,继续将达·彭特的歌词配上音乐,于1786年5月1日在维也纳展开首演,获得了辉煌成功,但也不能避免其海报被迅速撤下。
莫扎特很烦恼又愤怒,便前往了布拉格演出,果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博得了满堂采。
为了对这个城市表达一份致意,莫扎特写了《D大调第三十八号交响曲 K. 504》、《布拉格交响曲》献给了温馨的布拉格。
在生命最后几年间,莫扎特身体欠佳,尽管有不少酬金丰沛的成就,却越加陷入拮据的窘境。
他创作许多的奏鸣曲、协奏曲、交响曲、歌剧。
1791年莫扎特谱出一折《魔笛》一炮而红,这也是莫扎特最后的一出歌剧。
7月,有人匿名要求他创作一首《安魂曲》,且必须匿名,赋予了高额酬金。现在,我们都已知是瓦尔塞根伯爵,人们猜想或许他想让他的朋友们猜作者的名字,又或许想将著作权据为己有。
疾病和贫穷缠身的莫扎特,必须面对繁重的工作重负。
八月初,他又收到了一份关于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二世的加冕创作歌剧的请求,且必须于3周内写完,35岁的莫扎特终于没能挺过去,于12月辞世,留下了未完成的《安魂曲》,后来是妻子康丝坦兹之托付给他的学生完成的。
于是,有三个谜存在于世了:
一:传奇故事说。莫扎特在《安魂曲》里,有说看见过自己即将死去的先兆,这个传说被用在福尔曼的电影《阿马德乌斯(莫扎特)》里,更加令人鬼魅。
二:莫扎特的遗体在何处安葬?根据利奥波德二世皇帝下达之有关葬礼的法令,最后在维也纳郊区的圣马克思墓园,葬于莫扎特家族与他朋友共有的灵位。与民间相传不同的是,莫扎特其实并未被草率地葬在公共墓园灵位内。那一块共有的灵位,其实只是事先购得的可容纳10具遗体而已。那么,莫扎特遗体最后到底在哪?
同年12月14日,布拉格举办了一场追思会,参加者成千上万。并在维也纳举行了一场《安魂曲》的首演。莫扎特终于永恒于世人视线内。
三: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之死之谜。莫扎特突然35岁暴死,很蹊跷,至今死因都没有确定。后世学者研究认为,他可能死于旋毛虫病、流感、水银中毒、性病,甚至一种罕见的肾病,众说纷纭的。目前,被大多数学者接受的死因,是风湿热。但没人知道到底是被妒忌小人谋杀的?还是自己疾病,什么病因?莫衷一是。
老妈,您以为是什么?”
平果说:“作为警察出身,我认为是一种谋杀!但是,无法拿出证据来啦,当事人已然全部死了。”
平涵涵拍拍平果的肩头,俨然很成熟的模样,说:“好在莫扎特和康丝丹采有2位男孩免于夭折,活了下来。其中弗朗兹继承了父亲衣钵,以作曲、钢琴演奏、指挥、教学为业;另一子卡尔则在行政机构工作。只可惜两人终身未娶,也没留下后代,否则,说不定又会走出来莫扎特二世呢。
今天的我们也够幸福的,毕竟莫扎特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写出了大量的音乐作品,体裁形式涉及到各个领域,留下了许多不朽的杰作,包括20余部歌剧、41部交响曲、50余部协奏曲、17部钢琴奏鸣曲、6部小提琴协奏曲、35部钢琴小提琴奏鸣曲、23首弦乐四重奏、以及数部嬉游曲、小夜曲、舞曲及宗教乐曲。
为了更好的纪念莫扎特,人们拍摄了《莫扎特传》(Amadeus),又译为《阿马德乌斯》。影片从一个宫廷乐师角度,呈现了天才莫扎特传奇的一生。片中莫扎特由美国演员汤姆·休斯饰演,于1984年获得奥斯卡金像奖八项大奖,包括最佳电影和最佳男主角。
《从毛泽东到莫扎特》是1981年上映的纪录片。讲述了世界著名的小提琴家艾萨克在文革结束后的1979年,作为第一位从西方来华演出的小提琴家,在整个中国行的见闻纪实。1981年获得了第77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记录了艾萨克在北京的演奏莫扎特《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以及一些常规演奏会的感悟,以及艾萨克在北京,上海等地的音乐学院进行的交流讲学,与中国爱乐人深入地交换了对音乐的理解。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魔笛》是莫扎特创作的最后一部歌剧,于1791年9月30日在维也纳佛利德剧场首演,作者于同年去世。
此剧仅仅排练了两日后,就在维也纳郊外的维多剧院首演,由莫扎特亲自指挥,获得了巨大成功。
《魔笛》是一部多元化的歌剧,莫扎特在其中放入了许多歌剧元素,他融合了十八世纪以前德、奥、意、法、捷等国家所特有的各种音乐形式和戏剧表现手法,使其音乐语言更为丰富。可以说它是一部集大成的歌唱剧,在当时维也纳通俗戏剧的构架上很好的统一了意大利歌剧与德国民谣的风格,既带有正剧的严谨又包含着喜剧的灵活。
歌剧的序曲以奏鸣曲的形式从统一全剧的降E开始,精美的弦乐声华丽而且流畅。如泉水源源涌出,象征着光明和美好的生活。
塔米诺这一角色属抒情男高音,他在剧中的两首咏叹调《Dies Bildnis Ist Bezaubernd Schon》及《Wie stark ist nicht dein Zauberton》旋律极其优美,很好的描画出这个抒情式的人物细致丰富的内心。
帕米娜这个角色外柔内刚,莫扎特为她写的所有唱段都令人印象深刻。其中与帕帕杰诺的二重唱《那些感受到爱情的男人》最为经典,柔美的旋律充分体现出莫扎特的天才之处。
捕鸟人是剧中带有喜剧因素的一个亮点,在第一幕中的《我是一个快乐捕鸟人》,以民谣为基调,生动灵活、轻松的刻画出其快乐的天性。
《仇恨的火焰》是一首极为华丽的花腔咏叹调,可以说是花腔女高音咏叹调史上数一数二的名曲。作为这部歌剧中的灵魂人物,夜之后这个角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整体艺术水准,其由善到恶,转变的背后要求极微妙的分辨,莫扎特以最难的华彩乐段来刻划她的本质,超越人声的华彩本身也赋予了她狂暴的心情以讽刺的色彩,在音域高音F调上,以快速的唱法,混合了乐声的重复音、断音和长笛的相竞赛。简直就是一种花腔咏叹调的极致。”
平果遗憾说:“看来,宝贝是欣赏过《魔笛》的,对吧?严重羡慕你!”
平涵涵说:“我也遗憾呀,只是看的DVD,并没有在歌剧院聆听过。将来吧,有机会,我一定邀请老妈来歌剧院欣赏!”
莫扎特故居坐落在一条狭窄的巷子里,有一条窄巷正对着大门。走进去,平果发现,几乎找不到真实的莫扎特遗产物品,除了他谱了曲的纸张、演出的红袍以及一些乐器,在这间故居里,莫扎特生活了十年,创作了无数剧目与乐章,最后却被遗忘在历史长河中,好在有一天,(维)也纳终于想起来了他,辟出了这栋楼,作为了纪念莫扎特不朽贡献的地方。
想一想,莫扎特的人生,不仅仅靠的是天才一般的头脑,还有他的情商,比如那件精美的红袍演出服,就是莫扎特充分使用睿智,来诉说自己的欲念、渴望与期冀,在达官贵人面前。
于是,热爱他的男男女女,纷纷满足他的愿望,使得他的创作激情,如同泉水一样,咕咚咕咚地涌涌出来。
也算与当下某些情况有了契合点。
在一面墙都是各种小屏幕上,同时上演《费加罗婚礼》某个片段咏叹调时,平果惊呆了,不禁依墙注目、欣赏,感觉美轮美奂极了,忘记了一切。
有一个长发姑娘貌似不经意走过,却撞住了平果的腰,平果疼痛得立刻蹲下身去。
平涵涵跑过来,右手还拿着讲解器。
平果说:“赶紧的,看看我的双肩包内,钱包还在不在?”
平涵涵急忙打开,翻看了一遍,说:“我的那个纸质的黑色钱包不见了,其他的都在呢。会不会是您放在了别处?”
平果摇头。
平涵涵的红色大钱包在法国斯特拉斯堡被盗后,虽然最后找了回来,但她不肯再使用了,宁愿如此就简。想不到今日,又出现这样悲剧。
如果没了此钱包内的银行卡,平果母女俩将回不了家了!因为她俩没有一分钱在身上呢!
到底犯了谁的底线?如此折腾平果母女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