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翼小说网 www.tianyibook.la,最快更新血唐莲 !
转眼就是四年过去。
景龙四年,公元710年,夏至,此时正是交趾一年中最难忍耐之季,天闷乏气,大雨一日三疯,持续旬月,直至秋至。
这几日,交趾城上空偶有阳光,可到了夜里,仍是两三个时辰的连绵大雨。城西西流江骤涨决堤,倾覆稻田的江水在一夜之间便冲到了几十外交趾城下。
交趾城门下,五百巡防士兵纵横而列,身披油衣,弯腰执戟,清理着两尺过膝的淤水。此刻,安南都护府中大部分军士都被调遣输通漕运整治涝灾去了,城里主街道上人头罕见,贩卖衣履油伞的商客依稀在雷声中漫步。
“卿嗣兄,该你落子了。”城西南的草屋中,李光仲正与陈卿嗣避雨下棋。
陈卿嗣掷子认输道:“这,哈哈,这局是公子赢了。”
李光仲:“兄长今日举棋不定,似有心事?”
陈卿嗣饮了口大叶茶,一改往日严肃,略显隐晦道:“公子棋艺精进,在下自叹不如,心事倒不足虑,难事倒有一桩。”
李光仲:“能让兄长发愁的事?难不成嫂夫人又找兄长的麻烦?”
陈卿嗣倒是不以为然:“你和弟妹过得好,做兄长的也放心了。”
李光仲脸上流露着难以掩盖的喜悦:“拙荆确是贤惠,还是兄长慧眼识珠。”
身为李光仲的媒人,陈卿嗣的脸上却露出尴尬之意。
“公子没有听到城中传言?”
李光仲:“传言?”
陈卿嗣低下头,贴在李光仲耳边私语:“城中谣传,主公病死,韦夫人秘不发丧,欲立温公子为新主。”
李光仲瞳孔微缩,皱着眉头,一动不动望着陈卿嗣,四年的光阴已将他性子中的躁动磨去了大半,此时的李光仲已不似当年那般遇事冲动。
李光仲早就有所耳闻,只是不愿承认:“主公…;…;这消息是真的?”
陈卿嗣仍是一身深蓝色布衣,双腿跪倒在地,叩首罢了,抬起头来:“主公丧期,府中大乱,然而对公子而言,却是大喜。”
李光仲默契使然,自知陈卿嗣话中有话,压着怒气反问道:“国之大丧,名器不保,天下分崩,何来喜事?”
陈卿嗣不慌不忙道:“敢问公子,先主公在位这五年间,在下可曾失言?”
李光仲:“兄长高瞻远瞩,论才能诡断,堪比古之圣贤。”
陈卿嗣听此盛赞,非但不笑,反而唏嘘长叹起来,面色渐衰道:“四年前,公子重俊兵谏,府中大乱,跳梁小丑虽死,韦夫人却成赢家。不说府中,就说眼下,这三年来,武氏党羽分崩离析,岭南各地李氏力量与武氏残党殊死拼杀,仅是交州便已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若非在下以观海之名诱骗公子至驩州以南,单凭几百黑甲守卫,公子注定难逃此劫。”
李光仲双手叩道:“此事还亏得兄长神机妙算。”
陈卿嗣低沉道:“公子谬赞了。公子手下卫不过百,钱不足万,若奋起反抗,无异以卵击石。好在危机已过,当下岭南各州已再无大患。乾坤自有定数,不日内,府中将有剧变,公子无须费心,静候佳音便是。”
任何时候,李光仲都无法看透陈卿嗣的想法,“兄长,仅是如此?”
陈卿嗣点了点头,缓缓跪坐下来:“敢问公子,韦夫人下一步欲有何作为?”
李光仲也随之坐下。“我料她会效仿老祖宗,垂帘听政,伺机自立。”
陈卿嗣呵呵吟笑着,成竹在胸道:“若是几年前,韦夫人逆天而动,尚有机可趁,但如今,哼!我料她命不久矣。”
李光仲显然不这样认为,悲观道:“如今府中遍布韦夫人势力,堪比当年老祖宗,况且有过老祖宗的前车之鉴,想要动她,恐怕难啊。”
陈卿嗣深表赞同点了点头,解释道:“公子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五年前,先主公登基,跳梁小丑晋升太尉,韦夫人上官婉儿狼狈为奸,淫乱府中,这看上去,武氏权倾一脉,韦后独揽大权,实际上,武韦并未统一,也就是说,他们虽沆瀣一气,实则各怀鬼胎。先主公无能朝政,但终归亲手归复名器,李姓子孙无不心怀感激,必然佑之,韦夫人若早早行此篡逆之举,武氏尚有余力与之携手,韦夫人借助其势,鹿死谁手尤未可知,只因天下人畏酷刑而不畏专政,惧武而不惧韦。现如今,跳梁宵小已死,府中李韦二势已不相上下,然韦夫人入府不过十数载,论根基,威望,心计,手腕,都不及当年老祖宗半分,韦夫人若敢行叛逆之事,我料定,她必死。”
李光仲想了片刻,悸动道:“依兄长所说,李唐复兴之日不远矣?”
陈卿嗣嘴角一僵:“公子,难说。”
望着陈卿嗣空旷眼神,李光仲恍然大悟,低头叹道:“武周掌政三十余年,朋党之乱,错综复杂,古今罕见。昔日老祖宗废唐,武氏一门,如武承嗣武三思,伺机篡位东宫;如李姓王爵者,欲归名器还唐;酷吏胆大包天,譬如周兴来君臣等辈,玩弄是非;更有张宗昌张易之等辈,凭肉色蒙宠,肆无忌惮。这几十年,府中腥风血雨,人人自危,朝臣只知争权自保,早无治理天下之心,就算韦夫人死了,府中恐怕又是一片狼藉。”
聊到此处,二人皆是默然,屋外大雨依旧不减半分。
虽然已经习惯,但岭南交州无止境的大雨还是叫陈卿嗣倍感心烦。
岭南多瘟多灾,十人之中六七人死,一二者残,其幸存者,必是世代久居,交趾地处大唐最南,其恶劣程度可想而知。与李光仲出身显赫不同,身为河东裴氏的遗孤,自小无依无靠的陈卿嗣能在这里生活了近三十年,他的存活本身就是奇迹。
当年,武则天为清扫登基路上的障碍,将大部分李姓王爵诛灭,将其族人贬至岭南,赐姓,销籍,编为流人,以震慑天下反武之人,陈卿嗣的父亲裴天河是当朝宰相裴炎的内侄。当年徐敬业反于扬州,裴炎被武则天灭九族,为了避祸,裴天河只得将裴姓改作陈姓,混入到交趾城东的流人当中。
陈卿嗣深知,就算自己侥幸逃回中原,也再无安身立足之地,除非李唐光复,翻案昭雪,否则,这辈子恐怕是要老死在这,而更可悲的是,陈卿嗣的子子孙孙都会和他一样,困守在这不毛之地,永世不得回归故土。
李光仲住城西,陈卿嗣则住城东,从城西走向城东,这段路,陈卿嗣走了不下千遍。
与城西繁华之所不同,城东早已是落魄之地,但这里本不该如此荒废。交趾自汉朝起,以多产金,银,象齿,丹砂等名贵之物闻名,直至南北朝时,仍有国外客商慕名而来,交趾本为西来商船交集之地,其货通便捷,商贾流窜,本是极为发达,单说交趾城池,其城高池深,坚实无比,皆是当时之金银混沙所筑。然而好景不长,隋大业后,天下大乱,交趾西边蛮夷聚集,趁机暴乱,蜂拥而起,纷纷打劫来往额商贾船队。隋炀帝平乱四方,无力自保,朝廷地方官员自始至终不重视,态度默然,长此以往,大部分西来商船便改道广州停泊,昔日繁华便渐渐荒漠。自贞观年后,朝廷建立安南都护府,交州多产金银,交邕两州常被蛮夷侵扰,交通不便,朝廷为防六诏偷袭,城中大部分军府都建在城西,城池加固频繁,相对安全,而城东地势较低,临入海口,每逢暴雨,城中积水便有己尺之高,足可划桨而过,久而久之,交趾城东便成了瘟疫泛滥的废墟,确切的说,更像是座替活人准备的坟场。
这一路上之,陈卿嗣所见,皆是凄惨,却也是无比寻常。东城鱼市,路肮难行,腥臭无比,虫蝇萦绕。鱼市深巷角落里,衣不遮体的黑瘦女人抱着孩子,卧在破草庐边昏睡等死,偷入西城乞讨的男子被巡防士兵殴打致残,躺在地上的流人吃着被泥水泡烂的菜叶,四处游走的男丁四处游走却无家可归,这些人的家人,或死于乱祸,或是人为,或是疾病,像这样的人在交趾城东不少于数万,而陈卿嗣的住所就在这条鱼市深巷的最深处。
雨水将道路的腥臭味洗去了大半,陈卿嗣踏着疾步,穿梭在巷子之间。“哄”一声巨响,陈卿嗣惊愕间,身后百米的茅屋竟被闪电燃起。
陈卿嗣望着对街屋顶熊熊大火,狂傲道:“三言两语便道破天机,这是老天爷对我的惩罚?只盼殿下能早日脱身,我也死得瞑目了。”陈卿嗣踱步回头,撑起纸伞,望着家门,久久不入,怒甩衣袖,口中阴森森嘀咕着:“天下之大,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待陈卿嗣回到家中,其妻杨氏便支起炉灶,将一壶裹着薄布的草药包放在灶上蒸煮。草药蒸汽徐徐升起,陈卿嗣凝望许久,转身将桌上油灯点亮,几把滚滚发亮的红木算盘被照出原型。
陈卿嗣从书堆中取出一本账册,头也不抬道:“你想要儿子,我也想要儿子。”
杨氏走近陈卿嗣,烛光中,露出一张挂着长疤的凶脸,不等陈卿嗣准备,三下两下扯开了陈卿嗣湿漉的外衣,将烫好的草药包死死按在陈卿嗣的背上。
陈卿嗣一声痛苦呜叫,杨氏却视若不见,按着草药包在陈卿嗣背上猛蹭,口中还添油加醋道:“弟妹可好?”
陈卿嗣早知道杨氏那一套,恼羞成怒:“别以为懂些医术就了不得了,我告诉你,要不是当年我救了你,你早就被狗给吃了。”
杨氏却不为所动,话语已然是那般凛冽带刚:“家妮已成弟妹,膝下毕竟无子,若是你那兄弟命短,你把她娶回来便是。”
陈卿嗣本是个‘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书生,脾气孤傲不说,且自视甚高,虽刚过而立之年,可心性早已锤炼到“喜怒不行于色”的地步,自然不会迁怒于一个女人,可面对眼前这个被自己救回性命刚娶进门不足旬月的妻子,不知为何,陈卿嗣对杨氏心存着一丝畏惧和不安。
当初杨氏命悬一线,处在濒死边缘,收留杨氏只是陈卿嗣一时仁念,至于后来婚娶,也只是陈卿嗣困守边塞,孤苦寂寞,因杨氏是中原女子,读过些书,二人你情我愿便结了夫妻。然而,陈卿嗣没有料到,这位过门妻子并非寻常百姓家的丑相女子,越是与她相处,就越觉着此人深不见底。
陈卿嗣咬着牙根,跺下的脚悬在半空,冷冷无奈道:“出去吧。”
杨氏也不示弱,扔下草药包,高高仰着下巴,狠绝道:“我是罪奴不假,但你也只是个流人。”说罢,杨氏取回草药包裹,独自走向榻边,将重新烫热后,脱下布衣,背后隐隐露出几道湛蓝色的刺身。
陈卿嗣瞪着杨氏却一句话也说不出口。陈卿嗣不明白,一介罪奴之身的流浪女子怎会有这般高傲不逊的性子?又怎会有如此特殊的刺青?还有,杨氏为何急着生子?陈卿嗣聪明一世,可他想破了脑袋也没有任何头绪。为了问清原因,几个月来,陈卿嗣对杨氏冷言相激,用尽各种办法,可杨氏就像个苦行僧,什么苦都能吃,什么脏活都能干,什么话都能忍,闹到最后,陈卿嗣没了办法,也就认了这个媳妇。
陈卿嗣没有理会杨氏,油灯下翻开账册,那账册上面密密麻麻记载着这几月掌下所有金银矿的产出。
唐代金银坑皆是任民开采,官府不禁,直至北宋年末,方有官禁官冶。陈卿嗣的第一个身份便是交州当地两座金坑十一座银坑的主人,换而言之,其手中握有不匪财富,只不过陈卿嗣素来低调,为了掩人耳目,布衣素食,深入简出罢了。这十三年来,为了暗中保护李光仲,陈卿嗣散尽财力,暗置黑甲卫,与武氏党羽鹰犬周旋。
凝望着账册上一笔笔朱红勾勒的款目,陈卿嗣的眼中浮出一丝怡然和知足,随之合上账册,深吁吹灭油灯,整张脸迷失在黑暗当中。
“谁!”李光仲诈尸般从睡梦中惊厥而醒,双手支着身子,额头缀满汗珠,低沉嘶着粗气。
“相公,又做噩梦了?”裴氏从枕边醒来,见李光仲不理,翻身下床,从红木柜上取下一碗姜水,递在李光仲嘴边:“喝点水。”
李光仲惊魂未定,一把打翻了水碗:“别碰我!滚!给我滚!”
水碗被扔地上,破碎一地。裴氏愣了片刻,低头良久,也不看李光仲的脸色,卷起裤腿,提着修长纤细的身子,点亮烛火后,小心蹲着,拾起地上零落碎片,又重新泡开一碗热水,双手捧着水碗坐在李光仲身侧。
李光仲这才缓过神,仍是面无人色,歉意道:“娘子受惊了。”
裴氏腾出一只手,抚着李光仲手掌,淡淡笑笑:“相公,喝了吧。”
李光仲拭干额上汗水,接过水碗,叹道:“娘子之情,山高水远,跟我着,你受苦了。”
裴氏羞低着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过日子哪有什么山高水远,还不是粗茶淡饭。”待李光仲将水喝完,裴氏翻下床,一边烧水一边说道:“相公才是苦,跟相公住在一起这么久,到现在妾身也没能怀上一儿半女,都是妾身委屈了相公。”
李光仲长叹一声,穿鞋走下床榻,绕到裴氏身边,愁苦脸上抹出一丝倦怠微笑:“我被仇家追杀,幸得兄长护佑,娘子眷顾,时至今日,已别无所求,只是有一件事,还想问问娘子。”
裴氏回过头,俊俏镜白的脸蛋如一轮细月,唇若朱丹:“相公说便是,妾身听就是了。”
李光仲双眼凝固了,见娇妻美艳婀娜,如水如梦,悦道:“若是日后娘子有喜,娘子可愿与兄长结为亲家?”
裴氏眼中浮现出和陈卿嗣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时的模样,不由心中一阵酸楚,口中痴痴道:“国为先,家为后,水冷凝月,浓阳花愈红。”
李光仲有些糊涂,不解道:“娘子可是不愿?”
裴氏乔作欣喜,却难掩片刻茫然:“妾身是在想,若都生得男儿,就让他们结为兄弟,若是一男一女,既是青梅竹马,结为姻亲也是好事,若都生得女儿,或许就麻烦了。”
“生儿生女,皆是天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李光仲并未发觉裴氏的恍惚,连连点头,眉宇舒展道:“我祖父十七岁时,便有家父,家父十八岁时便有我,我祖我父身死他乡,只盼能早早替祖宗传下香火,以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
裴氏早知李光仲身份,只是光仲以为裴氏不知。裴氏手抚着李光仲背脊,轻叹道:“妾身虽知相公仇家,但妾身想,那罪人定是恶贯满盈,相公既知大仇得报,妾身想,泉下祖宗也得以瞑目了。”
李光仲:“娘子说得在理,但愿苍天有眼,佑我府中上下平安。”
天下大事,风起云涌,朝堂之大,森罗万象。然而,行走在腥风血雨中,路走多了,再大的迷茫,也会有了方向。
此时的李光仲不曾想到,陈卿嗣所说的“府中剧变”,正悄然逼近。
唐隆元年六月,唐中宗李显暴病而死,为皇后秘不发丧,试图篡唐自立。
唐隆元年,六月庚子,临淄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携手发动政变,诛杀企图自立的韦皇后,安乐公主,相王李旦登基,是为唐睿宗。三日后,临淄王李隆基被册封为太子。
景云三年,唐睿宗李旦禅让皇位于李隆基,是为大名鼎鼎的唐玄宗。
先天二年,七月,李隆基诛杀太平公主势力,逼太上皇李旦交出兵权。
至此,大唐改号开元,长达二十九年开元之治,就此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