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翼小说网 www.tianyibook.la,最快更新蔬食录 !
有了张家人,做事可算是缓过来了一些。之前都是恨不得一个人掰成两半用,连饭都是方笑笑站在凳子上做的。
这几天张二牛牵着老牛把方家的地都犁了一遍,玉米,土豆都五月份就得下地。
剩下的御麦已经全部掰了下来,方笑笑怕就这么直接播种肥料不够御麦活不了。本来种子也不多,浪费了就可惜了,跟方安商量着先在一片空地上弄了肥沃的土壤把玉米籽全部撒进去等出芽之后再移植进地里。
一天时间众人都在帮着把土壤捏成一个一个的圆球,一个圆球里面塞进去一颗玉米粒,等全部弄好之后再用油布把整片地都盖了起来。
这会儿的鸟雀不比后世都快绝种了,要是不盖上油布估计玉米秧苗还没长高就被鸟雀啄的一干二净了,再加上多少还可以保持温度让种子在恒温下发芽,虽然没有后世的薄膜好用,但是聊胜于无只能将就了。
书兰和张二显然也是做农活的好手,速度不知道比方笑笑快了多少。某人到最后只能汗颜的充当技术指导动嘴了,被自家小丫头嫌碍事赶到了一边田埂上站着的方笑笑尴尬的摸了摸鼻子。
土豆早就提前一周放在家中温暖、有阳光的地方了。挑了要发芽的土豆出来,把发芽的地方切成大块,只需要保证一块里面有几个发芽的芽眼就好了。一个土豆大概能切出不少发芽的种块儿,切好的土豆芽种伤口用草木灰包裹。
用草木灰包裹起来的切口处会慢慢变硬,这样种到土里的时候,这层硬壳就能起到保护作用。
为了让土壤更加适宜土豆生长,要在里面混入一些有机肥,这时候没有化肥只能依靠最原始的手段放草木灰。但是不适合用发酵的人畜粪尿什么的,这种肥料会让土豆变的难吃。
挖土这样的活计几个小孩子自然是完不成的,好在家里有了牛,耕地什么的都方便。
牛先把地耕松了,张一扛着锄头来先挖一条十厘米宽、十五厘米深的沟,然后隔开几十厘米再挖一条同样的沟。张二跟着后面,把种薯种到张一刚刚挖好的沟里,两两之间要隔开三十厘米左右。
等全部土豆种下去之后,再在土豆上面盖上十厘米左右厚的土,但是沟是不能填满的,种土豆的地方也应该是陷下去的。
土豆是一种生命力极为顽强的农作物,种进去也不用施肥浇水,加上春天雨水最充沛的时候,所以方笑笑吩咐众人大约一个月后等土豆茎长到高出地面一截儿的程度的时候,将周围的土沿着茎往上堆,把整个茎都用土堆没只留出一点点在顶上就可以不用管了。
张一在后面犯嘀咕,这小姐把这么金贵的东西就这么丢在地里全浪费了。他打小到现在跟着自己爹种了几十年的地也没听说过什么作物又不用施肥,又不用浇水。自己是做下人的做不了主子的主,劝了小姐不听那也没办法了。
种了土豆,算是告了一段落。方笑笑老老实实的跟着安氏学绣花,姑娘家一天到晚都在外面晃荡明显引起了郑氏极度的不满。自家母上大人一镇压,方笑笑哪里还有脾气。只得乖乖在家当大家闺秀,好在有书兰陪着比起以前能少了些枯燥。
六月。地里的御麦已经悄悄的冒了穗儿,土豆也涨势惊人。
土豆每隔半个多月就要去堆一次土,新的土豆在土层下面茁壮成长。
御麦不管是产量还是磨成粉之后的口感都是黍栗所不能比的,方家种了新庄稼。不止徐家湾的就连周围的村子包括肖玉都一心期待,要等朝廷的种子下来最少还要几年,大明那么大,要普及下去还是有难度的。
近水楼台先得月,有了方家的种子,周边的人也能早两年试种新的庄稼早一天填饱肚子。肖玉早早的就跟方家商量好了,这次收的粮食除了方家自己留种之外剩下的全部当作粮种卖出去给周围的村户。
关系到众人的口粮,村里人自发的组织了人手在地里巡逻。长在地里的东西方家人手不够不能照顾的齐全,难免就有宵小之辈打着主意。眼看庄稼要熟了,邻村的地痞流氓都想着顺手牵羊沾点便宜。
你顺走一两个御麦或者几颗土豆,那甚至就可能有一家人没得种了。事关自己家的利益,众人比方家人还要积极。
紫薯的种薯也已经早早的种了下去马上就可以剪了插纤了,这是要混着御麦种的。不然再推迟下去御麦再长得粗壮一些的时候牵藤掏沟都不方便了。
上次给天然居的“佛跳墙”方子走的是高端消费,所以这次结的分成比之前要多出的不少。
有了银子,又让郑氏放了出来的方笑笑自然闲不住。方文自从造好了房子之后就接手了鱼胶的生意,但是一个人的精力始终是有限。方笑笑和众人商量着,在村子里建了作坊专门生产鱼胶和鱼胶所做的产品吃食。
方安是有见识的想了一夜就拍板决定了下来,加上银钱本来也就是方笑笑赚的。他虽然有些重男轻女但是对方笑笑的意见向来也看中,不得不说在封建思想的古代遇到方家人是方笑笑最大的幸运。
造作坊的工匠也不需要旁人,依旧找的是之前给方家造房的熟人。
方家做事敞亮,工钱开的多加上饭菜什么的也比一般人家油水多。工匠们巴不得有他们事做,一个个也不推辞,满口应了下来。
方安早早的跟里正商量好了,能带动村里的经济。这种好事里正自然是满口答应,还特地提供了位置,连建造作坊的地都宽松的多量了不少。
村里人听说了作坊是为了招他们去干活,工钱还比镇上多,一个个帮着给工匠递水送饭期盼着早点能把作坊建起来。农忙一过众人就没了活计,男人们还好能上镇上做点苦力打打临工。女人们只能在家把持家务,要是作坊起来了,那村里的人又多了一项收益,这自然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