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坐而论道
刘征终于还是决定相信曹操的真诚。
不过,曹操是否真的能成为治世能臣?刘征还想考校一番。
“你很懂人心嘛!
我承认被你打动了!”
刘征对曹操说道:“你既有安邦治国之才,那便问问你,天下熙熙,一盈一虚,一治一乱,这是为何?”
曹操见刘征这么说,终于安下心来,于是回到座位,说道:
“世人皆言,治乱更迭,乃天时变化,曹操不以为然!
我以为治乱之事,本乎两端。
其一,在人君贤不肖与否。
君不肖,则国危而民乱;君贤圣,则国安而民治。
福祸在君不在天时。
其二,治乱之变,根在制度。
顺时应制,虽乱臣贼子而不得发;错漏无度,纵仁人君子而不得守。”
这话的意思是国家的治乱变化因素,在于执政者于实行的制度密切相关。
执政者固然能够改变天下大势,但长治久安的根本,还是在于一个完善并且符合实际的国家制度,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种思想已经基本符合现代政治观念了。
刘征没想到曹操思想竟然这么超前。
“孟德深有见的!
比之于那些经学家们,已然是超然而上了!”
曹操听到刘征叫自己“孟德”
,这显然已经不同起初的疏远了,于是更加放松的说道:
“今人只知奉孔孟为圭臬,却不知治国之道,万有其端。
太公钓于渭水,以钓且知国政,治国之术岂独存于经书之中?”
“敢闻太公高论。”
刘征对曹操说道。
“昔太公有言,钓有三权;禄等以权,死等以权,官等以权。
缗微饵明,可钓小鱼;缗调饵香,可钓中鱼;缗隆饵丰,大鱼可求。
夫鱼食其饵,乃牵于缗;人食其禄,乃服于君。
故以饵取鱼,鱼可杀;以禄取人,人可竭;以家取国,国可拔;以国取天下,天下可毕。
这便是太公钓渔之论!”
赏罚有度,官食俸禄,舍得功名利禄,自然有人愿意尽心竭力。
这种道理看似简单,却也深奥。
姜太公却能将其于钓鱼联系在一起,确实了不起,圣人之所以为圣人,便在于见微知著。
“以太公之术,可安天下。
天下既安,如何治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相邻推荐:盛嫁无双:神医王爷不良妃 超新人 司令,奴家不从 养狐为妃:高冷摄政王夫君 重生之军嫂萌娃兵哥哥 蹉跎惘少 斩龙 校花之无敌仙少 网游之野望 无相神尊 茅山捉鬼笔记 无敌剑魂 少年大将军 桃运透视兵王 官途:第一秘书 神级大魔头 风月宝鉴 嫁丑不可外扬 素手纤纤千金种田有点忙 困在城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