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翼小说网 > 省委大院(全本) > 第二章(27)

第二章(27)

天翼小说网 www.tianyibook.la,最快更新省委大院(全本) !

    这个钱数如果换了别人,用来买一个市长当,说实话有些少。不过蔡名扬送这些,还说得过去。一来蔡名扬资格到了,当了几年的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论资排辈也该轮到了;二来呢,他长期跟李耀关系密切,是李耀的铁杆,这样的小兄弟,今后日子还长着呢。他给你的回报是长期的,不在乎那一时一地。

    有了李耀的鼎力支持,蔡名扬如愿以偿地得到了河东市市长的职位。这一次李耀到河东市视察,蔡名扬自然要当作头等大事来办了。

    李耀和马正红握过手,然后又和蔡名扬握了握手,用半开玩笑的口吻说:“小蔡,你和老马搭班子,他没有欺负你吧?”

    蔡名扬说:“报告老板,马书记为人很好,没有欺负我。”

    李耀说:“他要是欺负了你,告诉我,我为你们评评理。”

    马正红知道蔡名扬是李耀的铁杆部下,于是笑着说:“李省长,你看上的人,我敢吗?”

    大家于是一起哈哈笑起来。

    李耀和其他的人也握了握手,寒暄了一下,于是大家分头上车,向河东工程机械公司开去。

    过了十几分钟,车队就进入了河东工程机械公司的大门口。大门两旁站满了身穿蓝色制服的工人和公司领导。大家一看车队过来了,连忙鼓掌欢迎。

    李耀下来,和大家挨个握手,寒暄。电视台的记者扛着摄像机,在前面抓拍着新闻镜头。一个漂亮的女青年手捧一束大大的鲜花,献给李耀。

    李耀接过鲜花,说了声:“谢谢你,谢谢大家!”冲欢迎的人群挥手,抱拳。

    大家簇拥着李耀往大门里面走。一边走,公司的领导在两边陪着,向李耀介绍着公司的情况。

    河东工程机械公司是西江省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建厂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国有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在工程机械领域一直占据重要位置,是全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基地之一,产品畅销全国,并出口东南亚、欧美等发达国家。党和国家领导人到河东市考察的时候,多次到过这家企业,是当地的标杆企业之一。

    李耀是第一次来,所以看什么都感到新鲜。他先是来到展览馆,看了企业发展的历史,听了讲解员的介绍。然后在公司领导陪同下,到了产品展览大厅,看了各个时期生产的装载机、挖掘机、铲车等各种设备。在一台超大型装载机面前,李耀停住了脚步,他抬起头看着这个黄色的庞然大物,整个装备足有三层楼高,单单是一个轮胎直径就有两米多,人站在它面前,都感到渺小。

    旁边的公司董事长林兆民解释说:“这是公司的最新产品,是全世界最大的装载机之一,是公司的拳头产品,现在畅销欧美、东南亚。市场反映很好。”

    李耀边摸着轮胎边说:“很好,很好,就是要敢为人先,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我们中国制造要争气,在国际上打出我们的名气,就是要有一大批你们这样的先进企业。”

    李耀提出,能不能爬上去,亲自体验体验这台装载机的驾驶室空间。

    林兆民说:“可以,可以,我陪您一起上去。”

    林兆民是老技术员出身,各种情况熟悉得很。他陪着李耀坐进了宽敞的驾驶室,解释着各种仪表的功能,并发动机器,做了各种展示。电视台的记者抓住机遇,拍了很多精彩的镜头。当天晚上,许多老百姓通过电视都看到了李耀坐在装载机里面的镜头。

    从装载机上下来,李耀又参观了总装车间。

    两条生产线在开动,工人们在有条不紊地生产。李耀走到正在工作的工人旁边,和他们聊天,问他们生产的情况,生活情况,工资收入多少,住房问题,对工作满意不满意。

    工人们一一作了回答。

    当听到工人说,他们的收入平均每月有三千多块时,李耀问林兆民:“这个收入在河东市属于什么水平?”

    林兆民说:“在企业里属于最高的之一吧,我们现在生产没有满负荷运转,到了旺季,产品供不应求,两条生产线每天可以生产上百台工程机械。工人的收入也会相应增加,每个月有的可以达到四千多块。”

    李耀说:“不错,不错,我这个省长,现在满打满算每个月也才六七千块的现金收入。还是在企业好啊,收入高。”

    林兆民说:“是的,感谢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我们年前算了算,我们公司的领导班子成员,去年一年最少的收入也达到六十八万了。我和总经理老覃是最高的,我是一百二十万,老覃是一百零八万。”

    李耀说:“你们去年一年的总产值有多少?”

    林兆民说:“一百零三亿,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利税十七亿。”

    李耀说:“比上年增加多少?”

    林兆民说:“百分之三十一。”

    李耀说:“不错,不错。你们的收入高是应该的,因为你们为全省的经济做出了重大贡献吗!”

    林兆民说:“我们今年力争达到增长百分之四十的规模,三年内超过200亿。利税三十亿以上,争取做工程机械行业的排头兵。”

    李耀说:“很好,到时候我要亲自来一趟,为你们庆功!”

    参观了厂区,李耀又到职工生活区,看望了五十年代参加企业创建的几个老技术人员家庭,和他们握手、寒暄,并了解了一下他们的生活情况、身体状况,退休金有多少,看病怎么办,养老怎么办。当了解到几个八十多岁的老人的退休金现在每个月才能领到2000元时,李耀说:“太少了,太少了,老同志为企业贡献了一辈子,献了青春献子孙,我们才给他们发这么少的钱,太对不起老同志了。”

    李耀说:“老林,老覃,你们看看,你们一年拿多少钱?一百多万,而这些老革命,一年才两万多,说不过去吗?!”

    林兆民和覃一飞尴尬地解释说:“省长,这是国家规定,退休金企业都是这个标准,我们也知道这样不公平的,但是这些老人已经退休好多年了,退休金不归我们公司管了,统一归社保了。所以我们也无能为力了。我们现在只负责在岗职工,可以多劳多得,退休了就没有办法了。我们就是想给这些老同志发钱,也没有渠道处理啊!”

    李耀想了一下,问旁边的马正红和蔡名扬说:“你们两个都是父母官,想一想办法,怎么样给老革命涨点钱吧?2000块一个月,你们说,让你们养老就靠这些钱,现在这个物价,吃得起羊肉、牛肉吗?还看得起病吗?”

    马正红说:“确实不够。这样吧,回头我们市委常委开会研究研究,看能不能从市财政拿出一些钱,统一给退休的企业职工涨几百块钱,再多了,也困难。想要全部消灭退休双轨制,中央不出台政策,光靠地方财政,我看困难还很大。我们河东是工业大市,退休的老职工有十几万人,每人一年增加一万,就需要十几个亿,目前市财政也紧张,拿不出这么多钱,只能先解决一点点了。”

    李耀说:“说实话,我们对不起这些老工人啊,他们当年许多人都是从上海、南京那些大城市,为了支援边疆的建设,响应国家号召来到河东市的。他们把自己的青春都献给这片土地了,现在老了,我们才给他们发这么少的养老金,对不起人啊!你们比一比,你们现在担任董事长、总经理的,哪一个不是年薪百万,或者七八十万,你们享受的待遇从哪里来的,没有这些老革命打下的基础,你们会有今天?!”

    林兆民和覃一飞听了,心里说:“这都是国家的政策导致的结果,我们拿一百万,说实话还少了呢,那些大银行,国有的房地产公司,老总的年薪动辄上千万甚至几千万呢!现在的社会没法说,没有标准,谁该拿多少,靠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