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翼小说网 > 铁血大民国 > 第 561 准备挨打?

第 561 准备挨打?

天翼小说网 www.tianyibook.la,最快更新铁血大民国 !

    “我不赞成郭长官的意见。”

    郭松龄话音未落,就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说话的是曾经在德国工作学习多年的徐浩宇,他说:“属下曾经在德国多年,深知英法德三国素来的是貌合神离,英法一方面要利用德国抵御苏联,一方面又极不愿意看到德国做大,而德国也一直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失败耿耿于怀。因此一旦战争爆发,英法德三方根本不可能同心协力,反而会相互制肘。如果是苏联发起进攻,英法还能全力援德,如果是德国主动进攻的话,只怕英法会想方设法让战争陷于胶着。”

    “这是谁的看法?你个人的,还是德国人的?”郭松龄沉声问道,他双手按着地图台,眉头紧皱,似乎在脑海里面推算苏德战争的各种可能性。

    “是我个人的。”徐浩宇显得很自信:“也是德国国防军和纳粹党高层的共识,实际上每一个在欧洲呆过一段时间的高级军官都能发现英法德三国间的关系非常微妙。”

    常瑞青微微点了点头,这个情况他也早就发现了,在《反第三国际协定》里面就反应出这样的情况,法国没有参加,而英德之间都回避瓜分苏联的问题——希特勒虽然憎恨布尔什维克,但是绝不会好心到为了解放俄罗斯人民去牺牲数以百万计的德国青年。

    “英法德之间从来没有就战后波兰和苏联领土问题达成过任何协议,据我所知,他们之间已经进行了无数次的试探。法国和英国希望在1923年前的波兰、苏联领土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德国所获得的领土不会超过十万平方公里。而德国则希望和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芬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国组建大德意志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三国实现独立,并且由大德意志联邦保护。”徐浩宇将他在德国期间所听到的一些传闻告诉了郭松龄。

    “德国的要求是合理的,他们的血不能白流,我们也一样,中国在战后应该得到整个东西伯利亚。”郭松龄平静地说。

    “可英法不会同意,他们不希望看到一个过分强大的德国和过分强大的中国。”徐浩宇有些无奈的说,他曾经长期担任驻德国武官,对英法的那点小算盘是了如指掌的。

    “而且我们也不能忽略这样的可能,如果中德在对苏战争中取得上风,托洛茨基很可能会通过割让土地和德国媾和,然后集中兵力对付我们。”徐浩宇接着说。

    常瑞青的眉头越拧越紧,在原本的历史上,苏德媾和的可能性似乎是不存在的。历史上,斯大林在苏德战争的初期曾经提出过割让除俄罗斯欧洲部分之外的全部苏联欧洲领土求和,但是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希特勒根本不屑一顾,白白放弃了赢得世界大战的机会。可是这个时空苏德战争的形势将会完全不一样,由于法国还没有被打败,德国的后方并不稳固,随时可能遭到法国的突然袭击。而且德国总统兴登堡是1934年8月份逝世的,在这之前,希特勒不过是德国总理,不是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元首。如果托洛茨基提出割地求和,希特勒或许会拒绝,兴登堡和德国国防军很可能会同意。这样,中国搞不好就要面临单挑苏联的噩运了!

    “所以我们的战略只能严密防守,将主力在蒙古和满洲边境展开,部分兵力摆在暹罗和三疆,并且做好放弃外疆退保南北疆的准备。”徐浩宇说。

    “这纯属被动挨打,就算能够守住也不可能战胜苏联,要是苏联集中兵力先打德国呢?万一德国失败,我们的情况就更危急了。”郭松龄大声反驳道,虽然知道《反第三国际协定》是个很不牢靠的条约,但是他依旧反对独善其身的战略。“只有中德密切合作,我们才有可能打败苏联这个庞然大物,职部建议总理再次出访德国,和希特勒先生说明利害关系。”

    常瑞青在心里面微微摇头,这个郭松龄在军事上算一把好手,可是在国际政治上就完全是无知了。他刚想要和郭松龄解释,徐浩宇却抢先说话了:“郭长官,您这是一厢情愿。”

    “我一厢情愿?难道你就不担心德国被苏联击败?难道我们能通过防守消灭布尔什维克?”郭松龄嘲讽地反问道。

    “德国不会被苏联击败!”徐浩宇平静地看着地图台上那张巨大的世界地图,斟酌着道:“中德联手进攻苏联不会取得真正的胜利,只会便宜了在我们两国背后虎视眈眈的英法美。同样的,苏联进攻德国和我国,也同样不会胜利。中德两国的人口加起来是苏联的四倍,工业实力相加是苏联的两倍,还有英法两国在背后源源不断提供支援。而且中德两国都建立起了相当强大的装甲力量,到1932年底,我们的装甲掷弹兵师和装甲骑兵师的总数将可以达到45个到50个,德国的装甲掷弹兵师将能突破100个,还有压倒性的空中优势。所以苏联的大纵深突击不可能在中国和德国取得成功。这场战争打到最后,多半会变成一场消耗战,靠苏联的工业实力是耗不过中德英法四国的……”

    “云龙,你说的这些情况,托洛茨基也一定都能想到。”常瑞青插话打断了徐浩宇,“所以他想要首先打击的目标不是我们和德国,而是大英帝国!”接下来,常瑞青就把当日装甲兵司令部的参谋林祚大少校在国防部军事会议上的分析告诉了在场的众人。

    “从波斯出击?难道托洛茨基有把握用一个冬天的时间打下中东和印度?”郭松龄露出将信将疑的表情。“总理,现在有没有什么情报可以支持这样的猜测?”

    “没有。”常瑞青微微摇头。

    在当日的会议结束后,他已经指示情报部门全力侦查,还通过外交部向英德寻求情报上面的帮助。可是所有汇总过来的情报都表明,托洛茨基准备和日本联手先打败中国!为此,德国总理希特勒还专门指示空军部长戈林将德国最先进的福克D.21战斗机的全部设计图纸转让给中国,还没来BMW公司向中国中央第一飞机厂转让最新的发动机生产技术。而英国海军部也宣布加强远东舰队,将胡德号战列巡洋舰、纳尔逊号战列舰、罗德尼号战列舰全都一股脑调往新加坡。还向中方提出举行一次中英海军联合演习,为将来可能的联合作战做好准备……

    “既然没有任何情报支持,那么我们就只能将这种猜想列为可能性之一,而不是主要的可能性。”吴石淡淡地提醒道:“情报是支持我们做出判断的主要依据。”

    “这种可能性很大,”常瑞青目光紧紧盯着地图,一字一顿地道:“我认为这是苏联赢得胜利的唯一机会!”

    “总理,那我们该怎么办?”吴石反问道。

    常瑞青的目光仍然一遍又一遍的在地图上扫过,沉思良久才冷冷地说:“我们好像没有什么办法……这正是托洛茨基的高明之处,就算我们看破了他的图谋,也很难拿出应对的办法。”

    “可不可以增加科威特的驻军?”赵宗扬低声建议道:“我们还可以提醒英国,让他们重点布防中东。”

    “增兵当然是可以的,但是又能增多少?”常瑞青淡淡地说:“这一次托洛茨基不动则已,一动就将是一百万甚至是两百万大军的规模!我们能往科威特派多少军队?英国又会往中东派多少军队?”

    吴石摇摇头,喃喃自语道:“派少了不管用,派多了也不行,一来英国人会起疑心;二来咱们国内的兵力就会不足;第三嘛,如果百万大军孤悬于外,后勤保障非常困难……万一南洋的制海权被日本所夺,大军就只能靠友邦补给了。”

    “或许我们可以往三疆增兵,威胁中亚以牵制苏联。”徐浩宇又提出一个建议。

    “我们要往三疆增兵多少?”

    常瑞青皱着眉头道:“苏联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三大工业国,虽然技术不怎么样,但是产量还是很多的,足够装备数量庞大的军队。而且苏联的人口也不算少,有一亿五六千万,如果算上波兰、日本,总人口已经超过两点六亿。他们现在所实行的体制是非常有利于战争动员的,在战时的极端动员能力很可能达到两千五六百万军队,即使在战争初期,苏、日、波三国红军的总数也有可能达到一千万以上!其中苏联波兰红军的总人数很有可能超过八百万……如果托洛茨基以三百万军队防御德国,用两百万人进攻中东、印度,还能有三百万人来对付我们,算上日本可能动员的两百万人,我们可能将要面对五百万苏日军队的夹攻!”

    听到常瑞青报出来的一连串数字,作战室里面就是一片抽气的声音。且不说苏日波三国充分动员后的两千五六百万红军,就是战争初期可能动员出来的一千万红军也已经是个耸人听闻的数字了!其中的一办又会用来牵制中国的陆上力量……虽然对中国这样拥有五亿多人口的国家来说,五百万军队并不是一个特别巨大的数字,但是中国的体制和苏日波不同,动员能力自然比不上苏日波。而且下一场世界大战的战略主动权是掌握在托洛茨基手里,什么时候开战,在哪里进行战争,都由这个**先知决定。如果中国过早将自己的体制完全转入战时,而战争又迟迟不发生,到时候中国的经济可就承受不住了。

    过来好一会儿,郭松龄才沉着声道:“怎么会这样?难道我们只能被动挨打?”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好像是这样的。”常瑞青的唇角露出无奈地苦笑:“如果按照中苏陆军战斗力1:1,中日陆军战斗力1:2计算,500万苏日红军的战斗力相当于400万国防军。我们如果想要确保取胜,就必须在战争爆发前将军队扩充到800万!这是做不到的,我们不可能养着800万人等托洛茨基发动战争。”

    800万军队一年光军饷就要二十几亿华元!相当于1930年度联邦财政总收入的50左右,再算上军队的训练、生活和装备开支,国家70以上的财政收入就砸进去了,要是拖个两三年不开战,就得把国家给拖穷了。

    “那么我们准备养多少军队?”吴石道:“东北、远东、蒙古、北朝鲜等地如果要稳守的话,最少要摆200万陆军。”

    “最多给你们120万军队。”常瑞青轻轻摇头,这段时间国防部已经悄悄开始准备第二次世界大战了,备战自然就要扩充军队,但是由于没有办法确认战争爆发的具体时间,所以就不能放开手脚扩军。

    常瑞青接着说:“国防军陆军的上限已经确定为300万,除去50万后勤、机构、军校和总部直属部队,余下的250万人将会编成四十个满员率在百分之百的的军,二十五个满员率在百分之四十的军。

    四十个满员的军将部署在一线,其中二十四个军摆在满洲、远东、蒙古和北朝鲜,上述四个军区将合并为北方方面军。另有十一个军计划摆在三疆,并且组建西北方面军。暹罗计划摆三个军,科威特摆两个军。联邦的其它地区摆二十五个满员率四成的军。”

    “科威特没有必要放军队了。”郭松龄稍稍思索了一下就提出意见。“十万人守不住那里,不如把部队撤回国内,放在北方方面军旗下。”

    “我们不能完全从中东撤退。”常瑞青摇摇头,但心里却还是很犹豫。

    从中东退出来是很容易,可是将来再想要回去恐怕就困难了。随着中国和英美的石油公司相继在科威特和伊拉克发现储量巨大的油田,英美肯定已经发现了中东的战略价值。现在中国退出科威特,将来再想要回去可就非常困难了。而且中国已经和科威特签了保护条约,和汉志王国的哈希姆家族也签署了密约,如果中国在苏联入侵的关键时刻夹着尾巴逃跑了,任凭这些和中国合作的阿拉伯酋长被消灭,那么未来中国即使能回到中东,也很难再找到理想的合作伙伴了。

    “可是10万人根本守不住科威特。”郭松龄又重申了自己的意见。

    “国防部已经有了安排。”常瑞青不想和郭松龄争论这个问题,所以话锋一转,就把问题拉回到了北方方面军的防务上面。“给北方方面军的二十四个军当中将有八个装甲军、四个装甲骑兵军和十二个步兵军。你们除了做好防御准备,还必须做好向苏联东西伯利亚发动进攻的准备,一旦苏联在中东和印度得手,我们就要准备向东西伯利亚进军了。因为到那时,英国就没有退出战争和苏联媾和的可能了。”

    “靠二十四个军打不下东西伯利亚。”吴石提醒道。

    “会有进一步扩军计划的,只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开始,我们就会实行总动员,国防军的规模将在一年后达到一千万!”常瑞青顿了一顿,加重了语气道:“但是在扩军完成之前,我们可能要有一年左右的被动时期!而北方方面军的任务尤其繁重。你们能用一百二十万军队击退苏日两国可能发起的进攻吗?”

    “难度不小。”吴石和郭松龄对望了一眼,同时摇摇头。吴石道:“如果事先囤积一批物资,西伯利亚铁路线可能支撑两百万军队的进攻,日本有可能动用一百万军队向北朝鲜进攻。靠我们的一百二十万人很难守住那么一大片地盘。”

    “国防部认为日本人不敢轻动,除非他们的海军打败了英国海军和我们的海军。”

    这不仅仅是中国国防部的意见,也是日本红军总参谋部和日本红军总政委武田亨的意见。有安田这个“天眼”存在,常瑞青并不太担心日本的威胁,不过这个秘密是不能和吴石、郭松龄说的。他又想了想,说道:“让北韩提前扩军到五十万,把朝鲜半岛的防御交给他们,这样一百二十万人应该够用了吧?”

    吴石有些无可奈何地点点头。“唉,一百七十万对三百万,也只能这样了。”

    “不用太担心,只要日本人不动,苏联红军是不敢轻举妄动的,估计北方方面军不会遭到进攻。”常瑞青又瞥了吴石和郭松龄一眼。“薰虞,北方方面军的司令官还是你来当。茂宸啊,你就暂时屈居个方面军副司令官吧,等到将来成立西伯利亚方面军的时候,司令官就给你做。”说完,他也不等两个陆军大将行军礼接受委任,就指了指人群中的赵宗扬说:“宗扬,会议结束以后就去收拾一下东西,跟我一起回南京,国防部有新的任命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