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翼小说网 www.tianyibook.la,最快更新寡人无疾 !
地震在昨日夜里发生,震塌城南房屋不计其数,西城百姓也多有死伤,而宫中纷乱则为最烈,刘凌出宫之前曾留下燕六的人马强行让宫中所有妇人、宦官和太妃们离开殿中,在寒风中露宿于空旷之处。
也幸亏如此,那些奴婢们的命才留了下来。地动之时,宫中年久失修的房子大多都是奴役宦官们居住的下房,倒塌变形的梁柱也多是这些房子里的。
其他例如昭庆宫、紫宸殿之流,只是震塌了一些屋瓦。
这一次地动之后,接连又发生了两次小的地动,整个京城里无论是皇亲国戚、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之流,都不敢回到屋子里,街头上到处是人,代国上百年来维持的宵禁传统也在一夜之间彻底结束。
据说许多人逃出来的时候都没穿衣服,光着身子的男男女女窜上街头以后羞于见人,全靠别人提供衣衫蔽体御寒。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京中会地动,这根本就是上千年都没发生过的事情。
城东还好,临仙城东是达官贵人聚居之处,房屋间隔较大,地广人稀,房屋又多为砖石硬木所筑,又有家丁奴役之流值夜伺候,伤亡并不大。
城西住着的大多是经商之人,晚上宵禁,禁止营业,西市空旷,发生地动时候,城西的商人和匠人们都纷纷逃往西市,房屋倾倒不计其数,但大多是店铺之流,其中并无多少人居住,伤亡也没有那么可怕。
城北是京中驻军所在,当夜城中驻军倾囊而处,安全无虞。
唯有城南,因为人数庞杂,房屋粗陋,地动来临之时,几乎是天地浩劫一般的场景。许多关于城南百姓藏在家中地窖或床底之类躲避官兵,却最终被压死的倒霉事情四处被人提起,也有被飞出的瓦片或门板砸破脑袋流血而死的。
可正儿八经算起来,因为官兵突然出来驱赶百姓,才没有让城南十几万百姓覆亡于地动之中,仅仅损失了一小部分人。
一时间,关于城南百姓为什么逃过一劫的各种传言沸沸扬扬,让不安稳的民心更加动荡。
***
宣政殿中,一场小的余震刚刚过去。
朝中官员心有余悸地望向头顶,总觉得殿顶那些粗壮无比的屋梁像是要塌下来一般,簌簌抖落的灰尘充斥着殿内,被殿外射入的光线一照,每个官员身边都像是环绕着无数星星。
刘凌却没有心思去“数星星”,他毕竟刚登基不久,从未经历过大的灾祸,在这方面并无多少经验,只能多方询问他人的意见。
“谁能告诉朕,受灾人数几何?”
他的眼睛直直向着殿下的京兆府尹看去。
京兆府尹冯登青站在那里已经几乎是摇摇欲坠,还是身边的同僚戳了他好几下,才把他弄醒。
刘凌昨夜也在城南,自然知道冯登青有多辛苦,并没有怪罪他,自顾自又把问题又问了一遍。
冯登青早有预备,可是上报的时候还是有些犹豫:
“陛下,事情发生的太突然,间隔的时间又短,臣和京兆府不能完全统计出城中受灾百姓的人数,只能从此差吏们提供的数目中得知大致的受灾人数。更详细的数字,须得城中统计后方能知晓。”
“朕知道了,报吧。”
“是。昨夜临仙城中地动,屋宇倒塌,压毙官民,……仅仅以城南计算,除外来客民被压身死者不计外,共计受灾之户一万七千八百八十户,灾民八万五千三百八十二口,压毙青壮三千八百六十七口,老弱妇孺四千七百余口,倒塌损毁瓦屋、草房近两万间,陛下……”
冯登青几乎是眼中含泪地奏道。
“……整个城南已成平地啊陛下!”
饶是刘凌知道哪怕自己做出了动作,伤亡人数也不会太少,听到这样的人数,还是心中大震。
方家和陈家造反,数地沦陷,收复州府的过程中也没有损失这么多人数的人马,一场地震,竟使这么多百姓受灾!
听到死掉的青壮人数比老弱妇孺少这么多,刘凌便知道地动时正在夜晚,年轻人还能极快反应,老人和孩子却腿脚不便,有的可能是活活被压死,有的则是被飞出来的异物砸伤受伤而死。
这还只是草草报上来的数字,实际受灾人数,只可能更多!
刘凌脸色煞白,根本无法想象他要没有得到神仙的“谕示”,京中会发生多大的动乱。
整个临仙城常住人口三十余万人,城南就占了一半,如今受灾之户虽多,但大多是家中财产受损,好歹人活着。
冯登青上报完后,大臣们脸色虽然依旧凝重,但眉间的担忧之色却去了不少。这受灾的人数和伤亡的人数之比,倒不是很可怕。
昨夜那么大的地动,十个受灾之人里只有一人死亡,比起当年泰山地震每三个就要死一个比起来,已经是好太多太多。
更别说泰山附近人口并不如京中如此聚集,这已经算是奇迹了。
皇帝半天没有言语,庄骏作为宰相,静静等了一会儿,见皇帝没有说什么,才上前奏道:
“启禀陛下,此次地动,城南损失最为严重,房屋几近全毁,井水枯竭,地面下陷,无法通行人畜,好在城南伤亡并不惨重,此乃不幸中的大幸……”
庄骏说到这里,和殿中大部分官员一样,用余光悄悄看了刘凌一眼,才又继续说道:“但上万户百姓房屋尽毁、无以为继,赈灾取暖之事,刻不容缓。”
和朝中许多官员一般,他实先也不知道皇帝为什么要秘密调动禁卫军去驱赶百姓,等他知道消息的时候,他们家房梁都快震塌了。
刘凌眼下黑青,显然一夜都没有休息,听到庄骏的话,他继续沉默了一会儿,开口说道:“可否先让灾民清理南城,以工代酬?”
这么多灾民,要修房子,要将残垣断壁清出去,要让他们不饿死,不冻死,还要在废墟上将新房子建起来,是极大的工程。
设立粥厂赈济更是需要许多厂役,这些厂役所花费的酬劳比施舍米粮所用的还多,可不用这么多的人手,又会有灾民哄抢米粮之事。
而目前京中的人手,根本做不了这个。
除此之外,还需要担心百姓居无定所、男女混居引起的麻烦,大量的人聚集在一起会不会引起瘟疫等等,千头万绪,说上几天几夜都说不完。
“臣认为,倒是可以。”
庄骏看似赞同刘凌的观点,可接下来话锋立刻一转。
“但也有不妥之处。”
“说。”
刘凌侧头揉了揉眼睛。
“启禀陛下,城南居住的百姓原本就是贫苦潦倒之人,身体并不健朗。这些人昨夜刚刚经历地动,并没有得到休息,又缺衣少食,风餐露宿,能不得病已经是万幸,此时要求他们服徭役,一来不近人情,二来大灾刚过,人心惶惶,并不适宜征调民夫。”
庄骏是刑狱出身,对于人心的把握还在内政才能之上。
“陛下此时应当赈抚灾民,设立粥厂,稳定民心,才可征调民夫处理灾情。”
“朕几日前刚刚发了罪己诏,此时也不怕再来一道。命中书省早日拟诏吧。”刘凌苦笑,“等太玄真人来了,也不只祭天了,京中附近的山川河流并祀典所载神祗皆要祭祀,京中内外死者收殓为厉坛以祭之。户部尚书……”
“臣在。”
户部尚书也是满嘴是泡,一旦出现灾害,他们户部就是诸部之中最忙的。
“命户部左侍郎邹峰、右侍郎曹灿查探灾情,和工部一起查明灾民受灾情况,而后定出个赈灾的条陈,要快!”
刘凌就怕大臣们互相拖拉。
“立刻开常平仓取粮,先设立粥厂,所以厂役和赈灾官员不得归家,就在粥厂进食,如有克扣米粮、滥竽充数者,一律族诛。”
常平仓是朝廷设立的粮仓,朝廷于丰年购进粮食储存,以免谷贱伤农,歉年卖出所储粮食以稳定粮价,乃是恵帝时极力推行的政策,全国上下有常平仓共计两百余座,仅仅京中就有二十余座。
京外的常平仓可能还有与民争利、克扣粮草的情况,但京中常平仓是历代皇帝都极为重视的,年年都要亲自探查,所以粮仓必定全满,如今拿出来赈灾,也是无奈之举。
“是,陛下。臣认为,也可以同时倡导京中富户共同捐资买粮,或施粥赠米。京中有做饭的百姓,可以多放点水,把米汤舀出来,施与饥寒之人,又能救活不少人。”
户部尚书已经是救灾小能手,当场又提出了好几种想法。
刘凌皱着的眉头渐渐舒展,随着官员们各抒己见,刘凌或同意或否决,效率极快的解决了不少问题。
见皇帝心情渐渐好了,官员们才开始敢说出心中的想法,而此时所有官员们最想解决的却不是如何平息灾情,却另有其事。
这其中,又以门下侍郎庄骏、御史大夫江帆最为迫切。
“陛下,您说请太玄真人祭祀天地神灵并枉死百姓以安抚百姓,以臣看来,是远远不够的。”
庄骏咬了咬牙,突然开口。
满朝讨论的声音突然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又惊又怕的看向庄骏,像是他突然变成了什么打开妖怪封印的胆大之人。
果然来了!
刘凌心中一紧,面无表情地看了过去。
“陛下,京中上下传言一片,说您在地动之前就已经调动禁卫、下诏让京兆府的人驱赶城南百姓至京中空地。陛下,臣能不能认为……”
庄骏心中也在打颤,这种猜测任谁都觉得惶恐。
“能不能认为,您在地动之前,就已经知道了会发生什么?”
刘凌眼神清澈,但不发一言。
庄骏眼光坚定,抬眼视君,誓要得到一个答案。
另一旁,新任的御史大夫江帆移步出班,朗声进奏道:“陛下,并非臣等有意逼迫您,而是外界之传闻,已经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有人说您在地动之日于宫中遇见蛇仙,蛇仙出洞警示于您,所以您才驱赶南城百姓……”
蛇仙之说,是基于宫中早有传闻的“平帝冤魂变蛇”一说,倒也算是有些依据,并不过分。
然而……
“可还有些传闻,臣不知该说不该说。”
御史大夫的脸色并不好看,但还是壮着胆子仗义直言。
“你不必说,朕都知道。”
刘凌疲惫地叹了口气。
他清早才回宫,从城南到正中的宫城,几乎穿越了大半个京城,什么流言都听了个遍,哪里有知道的。
“他们说朕是妖孽托世,克父克母,克兄克妻,命犯孤煞。朕为帝位,则天下不宁;朕处朝堂,则庙堂不稳……”
刘凌每说一个字,每个大臣的脸色就白上一分,有些已经抖成了筛子。
“他们还说,这场地动,原本就是想震死朕,但朕命硬,又有龙气护体,所以上天降下灾厄,以万民之命抵之。朕是天子,天人感应,早有预感,所以早早让人离开,自己也避开一劫……”
御史大夫心中对这位少帝大为同情,因为仅仅是他们在一旁听着,都能听出其中有多少否定之意,更别说不知从何处得到这些传闻内容的刘凌。
但有些话,原本就是忠言逆耳的,他身为御史大夫,便是要让君王和官员明白自己的不妥之处。
“陛下,谣言这东西,正是因为不清不楚才越传越烈,臣与庄相之所以询问陛下如此做的原因,并非是要逼迫陛下给出一个让臣等满意的答案,而是城南那么多的百姓,天下的那么多百姓,都在等陛下一个答案。”
御史大夫说的十分明白了。
“在等一个,可以让万民从惶恐之中生出希望的答案。”
“所以臣等想要知道,陛下为何要让百姓迁离城南?”
***
下朝后,百官们并没有走远,纷纷聚集在宣政殿外的广场上,互相小声的讨论着什么。
一方面,因为地震刚过,还频频有震,从皇帝到后宫嫔妃宫人,谁也不会长期留在房子里,纷纷长时间逗留在屋外,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只有所有人聚集在一起,消息才算是灵通。
“方侍郎今天怎么没来?”
“哎,别提了,地动时他往外跑,家中假山倒了,砸断了一条腿。”
“李大人怎么也没来?”
几个好奇的人指指点点。
“地动时把他房门和窗门的门框都震歪了,卡住了没出去,现在也不知是生是死。你们也知道,他家儿子多,成亲时家产都分了出去,住的地方并不结实。也是飞来横祸啊……”
地动之时,倒霉的不仅仅是贫民,即使是官宦人家,也有遭遇不幸的。
人们在唏嘘着这些官员之时,不免也会对刚刚皇帝给出的答案窃窃私语。
“陛下说梦见高祖托梦说将有地动,你信吗?”
庄骏笑着问身边的戴勇。
戴勇自上任以来,一直担任着和稀泥的职责,这一次也不例外。
“庄大人信,在下就信。”
“我嘛……我信不信,不算数。”
庄骏捻了捻胡须。
“要怎么让百信相信,才是大问题啊。”
“百姓知道什么,都是别人说什么信什么。”戴勇吹胡子瞪眼,眼睛里密布血丝,“找几个能说会道的,在城中转悠一圈,明天这妖孽托世,就该改成‘高祖有灵’了。”
不是他们瞧不起百姓,而是有些时候,实在是不必跟他们解释什么。
“这时候人心惶惶,找到嘴不严的,没法澄清谣言,恐怕还要生事。我觉得,京中应该还有方党的余孽在作妖。”
庄骏面色沉重。
“就算不是,也肯定是来者不善,外面传的每一句话,都恨不得让陛下自裁以谢天下……”
如果说一开始“蛇灵”云云还有些谱,后面的谣言文雅周全的简直不像是愚昧的百姓能够推断出来的。
“要找能说会道嘴巴严的?”
戴勇摸着下巴,想了一会儿。
“那您还在这里站着干嘛,去国子监找国子监祭酒陆凡啊!他能在国子监给您拉一马车来!”
“戴公所言甚是!”
庄骏眼睛一亮。
“本官这就去国子监!”
***
回到宣政殿后殿的刘凌,不必易容出门也知道大臣们会说什么。
他知道这理由很无稽,可真实的答案,要比这个理由更加无稽。
“薛舍人,朕如果要说朕是因为神仙而得到的警示,你会信吗?”
刘凌突然开口。
薛棣刚刚在京城置产没多久,他俸禄不高,只能在西城买下一处还算清净的小院,昨夜地动,小院震塌,瞬间破产,所以,如今他也算得上“灾民”之中的一员,。
只是他毕竟是官员,这种哭穷的事情自是不好多说,心中之苦闷,难以言喻。
此时又听到刘凌拿这鬼都不信的话搪塞他们这些近臣,薛棣苦笑:“陛下说什么,臣等都信。”
换言之,换了其他人说,就肯定不信了。
“那朕要说,确实是宫里的蛇、天上的鸟告诉朕要地动的,你会信吗?”
薛棣露出一个“您就别逗臣了”的表情。
“罢了罢了,你出去吧,朕静一静。”
刘凌憋闷,只能心灰意冷的让他出去。
等到薛棣离开,刘凌抹了把脸,强行打起精神,回到自己在宣政殿的书房。
书房中,瑶姬神女正视图拿起书架上的书本,而手掌却一次又一次徒劳无功地穿了过去,脸上浮现出懊恼的神色。
见到刘凌进来,她慢慢收回了手掌,有些掩饰地咳嗽了一声。
“那个,一个人留在这里太无聊了,但是又碰不到书……”
在看不见刘凌之前,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从不必忌讳形象是什么,也不用在意这些人的想法。
可当她知道此间有人可以看到她以后,长期以来接受的教育让她无法心安理得的翻动“别人的东西”,只能露出抱歉的笑容。
从刘凌向瑶姬神女表现出自己能看到他以后,他还没有和她怎么沟通过。
不是他不想,而是不敢。
年少时她煞气无比地那句“将一切抹杀”在他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阴影,以至于他在她的面前谨慎又谨慎,恨不得这些神仙都不要知道他的特殊才好。
即便如今为了百姓,他不得不摊开底牌,可他还是没有想好该和他说些什么,该说多少。
对于姚霁来说,也同样如此。
她根本无法向一个古人土著解释什么是“推演计划”,什么是“未来来客”,什么是“引导者”。
如今他似乎把她当成了神仙而非妖怪,已经是万幸了。
见到刘凌冷漠对她,姚霁有些不太适应地眨了眨眼睛,挑起了另一个他们两个都感兴趣的话题。
“我早上出去走了走,听到了不少。”
姚霁欲言又止。
“你昨日匆匆离开,吓了我一大跳,但是你做的很好。在发生紧急情况之时,只有用雷霆手段才能奏效。但是后来……”
她看着刘凌一点点惊讶起来的神色,叹息道。
“你不后悔吗?”
对于很多昏君来说,看到神仙之后,唯一要做的就是“求仙”、“长生不老之方”,哪里有他这样,对她行了大礼求她说明白地震之事的。
历史上几天之内遇见地震和日食的皇帝不是没有,这些皇帝无一例外都是昏聩之君,有些根本不顾百姓死活。
但刘凌如今才登基一年,想说他怎么昏君误国根本就是天方奇谭,可偏偏这时代的人就吃这一套。
无论他做的多好,只要他开始做,就开始错了。反倒是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只当做没人能预料到的天灾,更容易引起别人的同情。
如今恶果已经渐渐呈现,这少年尚且青涩的面容上也出现了冷凝的表情,怕是不太好受。
听到瑶姬的问话,刘凌一怔。
后悔吗?
好像是有那么一点。
但当时那种情况,他也顾不得会不会后悔了。
他也曾想过,先召集群臣,以天象大变恐有灾厄为由让城南之人离开,但很久就否决了这种想法。
京中一道诏令传达下去,有时候都要好几天的功夫,更别说瑶姬说连蛇鼠都出洞,地动必定已经开始发生,只是没有大动作了。
一旦天地倾覆,哪里有时间和人慢慢解释?城南上万户人家,挨家挨户去传达消息,又要多少时间?
只有用“倒行逆施”一般的手段,才能让人敬畏。
然而明明是他力挽狂澜,拯救万民与水火之中,却被人骂做昏君妖孽,说不生气、不沮丧、不后悔,那一定是假的。
但他毕竟不是父皇。
“名声这种东西……”
刘凌微微扬起脸,笑着说道。
“和那么多条人命比起来,什么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