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翼小说网 www.tianyibook.la,最快更新1984之狂潮 !
作为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之一,《纽约时报》的影响力毋庸置疑。其实这篇报道还是很严肃的,数据内容都很详尽,虽然对白莲花有些玩笑的口吻,但那些玩笑基本是善意的。崇拜成功者、崇拜英雄、尤其是崇拜高智商的成功案例,这本身就是人类的一大习性。
紧接着,就是《洛杉矶时报》的追踪报道。美国的报界很有特色,具有全美影响力的报纸不少,但全国性的报纸却绝无仅有。一直到1982年,后来达到全美发行量第一的《今日美国》才出现,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纽约时报》和与其媲美的《洛杉矶时报》,他们全都是地方性报纸。
既然是地方性报纸,那么《纽约时报》竟然抢先报道了我们洛杉矶本地的公司,而我们《洛杉矶时报》又怎么能无动于衷呢?因此,《洛杉矶时报》报道的角度就有些不同。
在那篇报道中,除了介绍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更主要介绍了白莲花的基本资料。什么40几年的悠久历史啦,美国邮寄协会的最早成员啦……,文章最后,突然点出,毫无疑问,白莲花脱胎换骨般的改变,就是在公司换手之后,而这一系列的动作,也肯定是白莲花的新老板所为。那么问题就来了:那个叫Jing Jian或者布兰布尔的华人老板究竟是谁?而且很明确,这位华人绝对是中国人,并不是香港或者宝岛,而是货真价实的中国人。另外,这位布兰布尔先生真的是UCLA的注册学生吗?
在正式合同和公司注册文件中,荆建当然只能用自己护照上的真名。顺便说一句,这一次,也是他真实姓名在媒体上的首次曝光。
这样一篇报道,同样引起了相当多的注意。一位来自红色中国共产主义国家的私人老板?并且还在美国这样的资本主义灯塔国搞得风生水起?这绝对就是一件趣闻。甚至连那位脱口秀节目的柯林先生,也为此调侃了几句。
随后,一些洛杉矶的地方报纸就采访了UCLA的校方,得到的回答是无可奉告。美国还是挺注重个人隐私,校方也不会随便透露学生信息。但这样的回答,其实已经等同于公开承认,要不然,校方只要简单的说一句“没有”,还有什么不可以“奉告”的呢?
然后,另一家大报《华尔街日报》也不甘示弱。作为偏向于财经的报纸,当然要有自己的特色。他们邀请了几位专家,大胆假设、小心验证,开始对整个案例进行了全面的“解剖”。
不得不说,能被《华尔街日报》邀请的专家,多多少少都有几把刷子。万事就怕认真这两字,在不断的假设和拼图后,居然真的把整件事复原了八九不离十。
首先就是白莲花悄悄的逢低吸纳,现在已经能肯定,白莲花已经预测到比尔盖茨的亿万富翁效应。随后就是神来之笔,在感恩节之夜,一边50美元要约收购,把微软彻底的炒热;一边却突然跳空,一下子突破了40美元的获利盘陷阱。如果之前是静如处子,现在就猛然变成了动如脱兔。
随后,开始了一连串眼花缭乱的组合拳。彻底炒高股价,超过300美元,并且把流通股快速的抛售。然后利用抛售的市场恐慌,又170多美元要约收购限售股,一个教科书般的T+0套利。
自此,白莲花非但是没花钱,就成为了微软的第四大股东,而且套利现金也肯定在1000万美元之上。完全成为了股市上的经典操作之一。
随后,开始利用这一事件,对白莲花公司本身进行“悲剧人物式”炒作。而白莲花一下子从默默无闻变成了全美皆知,其知名度一跃成为了全美邮购公司第一!虽然不可能得知白莲花目前的经营状况,但据华尔街的专家预测,现在白莲花的公司品牌价值,就绝对不会低于500万美元。而在几个月前的收购中,洛杉矶市政府的公开备案,仅仅是26万美元。
到此为止,其实还没完,成功引导起计算机IT界的大辩论,摇身一变,俨然成为高科技的领军人物之一。可笑的是,白莲花在计算机IT行业已经相当著名,使得许多人还以为,白莲花就是家高科技公司,根本就不知道他是家邮购公司。
可以预见,以后白莲花在投资高科技企业中,会有多大的便利?甚至融资转型为高科技公司,会得到投资者多大的青睐?……
其实后面的这些,荆建真还没想那么多啊!
而在整个事件中,无论是股市上的投资者,还是比尔盖茨、乔布斯那样的计算机IT界大拿,全都被那位疑似ULCA的名叫布兰布尔的中国人玩弄于股掌之间,像是提线木偶般操纵着一举一动。让人惊叹,这究竟是何方神圣?
而这三家有着全美,甚至全世界影响力的报纸争先报道,其威力绝对是无与伦比。
先说白莲花,获得新贷款后,白莲花首先就提高自己的硬件系统,把自己的订购电话系统扩容了10倍,没想到就这么几天,再次达到爆满的程度。肯特已经准备,把订购电话系统再次扩容一倍。
新租借的两座仓库已经完全不够用。商品再次脱销,而坂藤商社运来的第一批近30万美元的东瀛商品同样是一抢而空。在惊喜之余,坂藤商社一方面在北美紧急调货,另一方面急电东瀛国内,让那边加紧发货。
公司紧急招聘,员工已经超过百人。短短几天,几乎又超过一倍。为了鼓舞士气,在圣诞节前发了一笔奖金后,再次发了相当于两周周薪的奖金。不知不觉,白莲花竟然成为了北美销售商之中的一匹黑马。
但带来的混乱也同样有,有管理上的,也有人事上的,把肯特急得几乎七窍生烟,他驻着拐杖,已经几乎天天都泡在公司。
另外有个小花絮,那位德隆老板的包装厂和印刷厂也已经三班倒,并且正准备购买机器扩大生产。幸好,他招聘的基本上全都是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