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翼小说网 > 农门小夫妻:我挣钱你捞权 > 第180章 军强则国盛

第180章 军强则国盛

作者:馒头配雪碧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天翼小说网 www.tianyibook.la,最快更新农门小夫妻:我挣钱你捞权 !

    李婉心心念念的土豆从淄州运了来,除了庄子上的几十亩地种上,还剩下许多的,于是让李怀江以官府的名义分发给附近百姓种植。

    条件自然是有的,种子只分发给那些积极配合宁县建设的百姓,领了土豆种子的百姓得在官府做登记,收成后按同等的份量把土豆还给官府。

    至于种出来的土豆百姓们是留着自己吃,或是卖回给他们庆丰行,全由他们自主决定。

    庄子上的田地光靠族里的几个后生暂时是打理得过来,待第一批收成庄子就得请上佃农。

    县城内遭受战争破坏的铺子门面也得到了全面的修葺,沿街的道路也铺设完工,修理工程从县城附近慢慢的扩展到了下面的几个镇子。

    百姓们都种上了粮食,且有了劳作不光能换回来口粮,还能得些银子钱,这对于长期受到战争迫害的百姓来讲,终于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

    等待土豆收成期间,李怀江看好了庄子附近不远处的一条河流,让李婉把周边的几亩地一并买下来,再把那里开拓成养殖鱼塘,等河流灌入的天然鱼苗养大的,鱼腐也有了制作原料。

    李婉买庄子田地铺子的银钱充实了官府的私库,虽然不多,却也解了官府建设的燃眉之急。

    这几个月赵大人几人是切身看到了李怀江的治理能力,虽然宁县还未能引入外来人口,但只若跟着李大人的规划必然是事半功倍。

    眨眼飞逝,滇州种植的土豆迎来了第一批的收成,庄子开始招收大量佃农务工,再有早前李婉给邹三爷去的信也得到了回应,庆丰行与益商行建立的合作契约以两家货源互通为盟,运来了百担米粮助庆丰行粮铺顺利开张。

    宁县距吐蕃较近,李怀江大胆的拟了折子回京,要求开通边境互市,引入吐蕃外商助宁县早日脱离窘境。

    高帝看到李怀江的折子,不住心里叹服李怀江的大胆之举,且不说大盛费了多大的军力才把滇州从吐蕃手里夺回来,一旦开通互市如果边防军力稍有闪失,滇州将再次陷入失守的境地。

    若这一步险棋李怀江走对了,滇州又将给户部乃至整个大盛国力带来的创收,又不住让高帝为之心动。

    于是,高帝内心抓马,薅掉了十根头发,一番斟酌衡量,加固边境防守,同意了李怀江的建议。

    很快,高帝便看到了成效,有了边境互市,不光吸引来了外商,国内邻近的商人也看到了宁县的商机,当初朝廷只拔了万两银钱赈灾宁县显然是不够的,可有了这些外来的商人入驻宁县,县城乃之镇上的铺子买卖才是真正充实了赈灾款项,再有看到商机的大户,买不到铺子便在宁县周边置办田产,这可都是朝廷的土地,买卖的银两以及商户的税收,让当初死寂的宁县逐渐活了起来。

    李怀江这步险棋不光带动了宁县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带动了周边县城的农贸经济,便连直属滇州的官员也为之大感震撼。

    为此,朝廷不得不重视起滇州的经济发展,从前只有三千兵将戍守滇州边境,不过短短一年,南中关加注到了八千兵马。

    与大盛打了几年战的吐蕃不得不歇了心思,互市对吐蕃也是大有显着,吐蕃本就是牧游民族,无论怎么说打战不光要有马还得有银子,多年战事吐蕃牧民哀声在道,当下互市对吐蕃牧民百姓来说是好的,再有心思的吐蕃各部首领也不得不借此先养足了精力韬光养晦,便待时机成熟再攻进大盛国土。

    李怀江当然也是想到互市给大盛未来带来的弊端,这一年多李怀江与高帝不光只是明面上的折子往来,还有两人暗下互通的书信。

    由此,李怀江时常感到心累,想他只是一个七品的芝麻小官,便只拿了那么丢丢的俸禄,皇上是真的把人往死里挫磨。

    皇宫,御书房。

    高帝看着秘信,嘴角弯笑,不住哼哼出声。

    放下手中信签,想了想,道“江德,朕记得两年前赐给大皇子一座城北的三进府邸,大皇子可已有着人修葺。”

    江德忙恭身回道“回皇上的话,据奴家所知,大皇子将将上月才把那座府邸修葺了的,估计是等着择吉日迁入新府居住。”

    高帝听了心头微喜,面上却不显“传朕口喻,将城北另一座四进的府邸赐予大皇子作为交换。”

    “喳。”

    这边,大皇子刚收到礼部择下的吉日,欢欢喜喜地准备与新婚王妃迁入府邸,却被皇上一道口喻给炸懵了圈。

    嘶~

    为了修葺城北那座三进的府邸他花了将近三千两银子,用料材质都是选的上乘,便是为了自己住着舒坦,父皇今个是抽了哪门子的风,说换就换。

    四进那套府邸他也是知道的,里头烂得跟马厩般,若修葺起来少说也得五千两银子打水漂。

    为此,大皇子抬头望天,努力思索最近些日自己可是哪一方面冲撞了父皇心头不喜了,他要上哪找来余银修葺府邸。

    次日早朝,高帝连抛了几个重磅炸弹,命兵部掌军令,军政令,协查军武官发布各州各县乃至各城镇开启每年一度的募兵制。

    凡年满十五男丁,除读书子以外一户抽一丁服兵役三年,凡家有服兵男丁,将免除三年部份徭役赋税,抗服役者以判国重罪诛连处置。

    命行军都统,副都统,经略使开展全国范围兵役覆盖,除边关驻军,关隘屯兵,重编两大军治大区,分别位于西南州,岭南州,加重南面的兵役统治。

    当然,李怀江提的意见并没有这般的详细,以上旨意皆是高帝昨夜深思后的决策。

    在古代少有强制服役机制,几乎战时抽丁,临时训练就上,再有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民间谣传,皆是因为临时抽丁缺乏机制训练,从而上了战场十有九亡。

    当下高帝重设两大军区,预备兵力大大提高了大盛的军备用度,这也使得吏部,兵部,户部三大尚书叫苦不迭。

    任大臣们如何提出缓急策略,高帝一应驳回,近二十年的戎马征战,使得高帝深悟李怀江的那句话[军强则国强,国强则民安。]。

    有了兵力,重塑各边关互市,带给大盛的经济利益创收才可使得当朝局势平稳发展,也许需要很多年,或是更久,大盛等得,大盛的百姓子孙都能等得。

    李怀江没想到高帝会采取自己的建议,这得是有多大的勇气和毅力才能顶住一众朝臣的抗义,古代朝廷往往在各地的兵力太少甚至是没兵,时常因为大规模的起义而内部失守,起义军短时间就能攻无不克战无不取,待边关军及驻守军赶至时,城墙已被起义军大面部攻陷。

    如今大盛是穷,尚若不迈出这一步,大盛则难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