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翼小说网 > 江边渔火 > 第二章 大相国寺生活

第二章 大相国寺生活

天翼小说网 www.tianyibook.la,最快更新江边渔火 !

    话还得从三年前说起,容氏去世后,晚儿顶着为母转世祈福被送到大相国寺。为了这可是费了小晚儿不少气力。因为容夫人只有晚儿一个孩子,所以守灵哭殇一刻也不准她休息。这主意是她嫡亲的祖母出的,就是想累病她,再让她一命呜呼。当小晚儿连着两天只喝水,不给东西吃时她就意识到不对。通过几天的观察,她选中了母亲的陪嫁紫娟做帮手。不为别的,只因她忠心而且聪明。于是,在第三个守灵夜,趁大家休息,主仆俩人偷回母亲的卧房,把能拿的都拿走了,其中有紫娟的卖身契,她们知道的铺子的房契。当然拿的,最多的还是容氏的饰物。好拿还值钱!紫娟借着是夫人的大丫鬟的身份,没人管。她先出府,用了两天就把东西安置好了。再把自己的卖身契消了。打听好给容夫人做道场的法师,并用重金买通了,大和尚为小晚说情,其实就是污蔑。虽说法子老套,但好用啊,不等容夫人下葬,小晚儿就被送到了西郊大相国寺。

    要说小晚狠啊,直接告诉大和尚,让说她命带煞气,冲撞亲人。为夫人做法事的主持是个年轻有为的大和尚。修为很好,人也不刻板,小晚儿求到他时虽没立即同意,也没给小晚儿讲经布道,只是静静地听小晚儿说。小晚儿悲悲切切的讲了自己的处境,用忧伤而又倔强的眼神望向志远法师的那一刻志远的同情心就泛滥了!他没表示同意,只是因为小晚儿下面的话说得太快,没给他时间,让他说话而已。如果说小晚儿前面的话唤起了法师的同情心,那么后面的话就点燃了大师的宏伟志向。一场地位极其不对等的谈判,以弱势一方取得胜利而告终!

    大和尚亲自去见的小晚爹,一是事情重大得家主点头,二是想确定一下是否如小晚所言,看看此人真的冷心冷肺!当志远大师沿着青石铺的小路,走在回廊下来到慕家的议事厅等候家主时发现,雨天里走二注香的功夫,自己的僧衣和僧鞋居然一点没湿!这慕家真不是一般的阔气啊!当慕天恩听志远说他本应先生个男孩,可偏偏小晚儿是女儿,这样的孩子女有男时,不好先克母后克父,再克兄弟,家财遭损跟她有关。这些都是因她转世前是修行的高僧,只是修行的时间不够就被打发到人间了,若是男孩福气深后,可惜是女孩就会自带六刑,她皈依佛门,既能避祸又能解难,而且得看修行的怎样,才能定归家的时间。毕竟慕家不是一般若家啊,总得子嗣兴旺了才好回来啊!再加上前世欠下的修行,只能等佛缘了了,才能还俗,而且我佛慈悲,不要慕家香火钱。就为度人,以弘扬佛法无边,普度众生。为了表心诚,度劫难小晚只能一人去大相国寺,不能带任何人去。话由志远大师说地不容人不信,家主当即同意,马上送小晚儿离开。还虔诚地感谢大师点化,人性薄凉啊!

    作为大丫鬟的紫娟为了谢前主子的恩情,陪着小晚儿去大相国寺,也算谢主母的恩典,只有这一个人送小姑娘啊,所有人包括亲爹都没露面,可见人心的寒凉。其他人包括奶娘,跟着小晚儿侍候的仆妇,早就被老夫人调动的东西南北了,原还指望着忙完了回去侍候小主子呢,这下全完了,能留下看院子都是奢望!这时候说什么忠心都是扯蛋,找好靠山才是真的。

    新夫人马上进门,嫡子嫡女也会随之而来,这无母庇护的大小姐本就没人疼,还会是碍眼之人,正好能走就走。可是也不好走,因为一半都是容家仆妇,慕家不爱留啊。慕家的就好多了,托亲靠友出大房啊。至于容夫人的院子更是连管事妈妈都没保住,不过还好慕大老爷仁慈,凡容家的仆人都放了,还了自由身。做惯了家仆,这一放虽主家不要赎金,可也是愁啊。无房无产如何安身立命啊。不说家奴,就说管事妈妈也没心惦记五岁的小主子。他们不知道就因为她们的不经心,错过了一步登天的机会。

    紫娟因为是人贩子拐来的,本就无家可归,所以能跟着小小姐对她来说也不坏。不过小小姐虽小,做的事可是多少大人都不能及的。紫娟护着小小姐,只是觉得姐五岁就没了亲娘,可怜啊。再后来看老夫人的安排,老爷的不管事,就愈发觉得小姐的不易。可是,得了小姐的命出去办事。才惊觉人比人差距咋这么呢,看看小姐出手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永绝后患。虽然只是人出走了,但她如同看到小姐和她辉煌的未来。走起路来脚下生风,办事也愈加稳重周到。她记得小姐说的话,出门换了男装。这样安全些!

    去大相国寺外,买了个小院,院子不大,但胜在正靠寺庙的一个小门,僧人门干活的多出入。这样安全了许多。其实这院本就是大相国寺的,只因连年扩建,把原来的小院落都舍了,给来修行的俗家居士,买了去变成了民宅。这些事小姐是如何知晓的,让紫娟敬佩不已。联系主持方丈,逃命升天,这一系列的事从安排到办成只两天,还是在众目睽睽下完成的,可不是她能用语言描绘的厉害了就能表达出来的。而且小姐怎么跟方丈谈的,她不知道,只是看后来方丈出去的表情,有些紧张,好奇怪!?

    慕家的人从上到下都很忙。忙着送大夫人下葬,忙着迎新夫人进门。大夫人得风光出殡,不为别的慕家做事都得让人称赞说声气派啊。光法事就做七七四十九场,告之五湖四海的家奴,能回的掌柜全回来。所有商号全去红挂白,一时间出海在外的商船十只四五是白榥飘荡。至于济州那就不用说了,全城戴孝。街面上穿孝衣出来办事的慕家人,太多了弄的百姓都快不识得别的色就白色!夫人停灵九九八十一天,满百天才下葬入土。

    主家要成亲更是大肆采买,主院得重新布置,为什么不重建呢?那是历代家主住的地方,风水极好规矩说道也多了去,连颗草也不是随便动的,只能是房里按主人喜好放些心爱的家具,不过年纪长一点做家主的,几乎都什么也不动就怕动坏了运气。这些和新夫人无关,穷人一旦富就要张扬一下显显富,除了墙没推其他的全换,连铺地的青石都换成灰石……这一年慕家新闻就济州百姓的娱乐生活,全是慕家怎么怎么的,总之慕家老少主仆是在济州百姓羡慕嫉妒恨的酸话中度过的,老夫人那傲娇的心理得到从里到外前所未有的满足。不管事的家主慕天恩突变散财童子,为了两夫人败了慕家三年的利。

    这些个也和小晚儿没关系!在寺庙里修行的小晚儿被主持安放在居士住的宅子。还说小晚儿佛缘好,现在太小了长身体要紧先在外养着,等身子调养好了再入寺。还请了两个信众帮忙照顾小晚儿。这信徒一个是紫娟,因她记得自己名唤英娘,随夫姓李;这男信徒就是英娘的丈夫,走脚的货郎李学文。要说人和人讲的是缘分呢,李学文和紫娟一样是被人贩子拐来的,不过李学文比紫娟大两岁。偷跑了,在济州做了乞丐,后来遇到紫娟,对于他门来说,他两就是亲人!紫娟把月钱都给了李学文。李学文也是个努力的人,十五六岁的年纪,就当了货郎。走街窜巷,虽然只是卖针头线脑,可养活自己不成问题。在他心里一直掂记着紫娟,一是想抱恩,二是想娶她。抱恩就是得多赚钱让紫娟有钱,这好办他把钱都攒着,几年下来给紫娟赎身的银子就存够了。可是他不敢跟紫娟说,在慕家过的是啥日子,出府过的是啥日子,天壤之别啊。至于娶紫娟那是不可能实现的梦想,紫娟漂亮能干,将来做管事娘子都是低嫁,没准哪天被老爷看上就做了姨娘。想的明白可是管不住心啊。一听说慕家夫人没了,他的心思就活起来,生意也不做了,就在慕家门口晃,专门打听慕家的事,也期待能看到紫娟。还别说功夫不负有心人,紫娟一出门就被他看到了。紫娟也没把他当外人,这些事都是他帮着办的。要不哪能那么快就办好啊,单说那男人的衣服就不好找啊。毕竟他走街串巷了解市井,要不小晚儿也不会那么顺利的把大相国寺的主持给拿下。听了紫娟的安排,积极帮忙配合紫娟把小晚儿送到预先买好的院子。办好紫娟的户籍,大着胆子求婚成功,让娘子有名份,自己有了家,虽然这个家得要两三年以后才有,可是他依然开心的能在梦中笑醒!

    小晚儿一个人,遇到了义仆,结了善缘。就这样三个人生活在了一起。什么吃斋念佛,对小晚儿根本没有,李学文是尽自己全力让主仆二人吃好穿好。小晚儿穿的跟慕家比不了,可跟普通富家女可是要好得多。英娘就不用说了,就头上的发釵总是最时兴的。当然银钗多,金钗少。一是李学文没那么多钱,一是英娘不让他买,太招遥了惹事。

    李学文跟着小晚儿可以时,时来运转天降财神啊。小晚儿出钱给他买了辆驴车。经小设计成现代的移动商店。并让他改变思路以物换物。这样可是把针头线脑的生意给做活了。英娘在小晚儿这吃货的带动影响下做了些鸡蛋糕,山楂片,各种果干小零嘴。一并放到李学文的车上,每天赚些鸡蛋青菜糙米也够他们三个人吃的。李学文一月走下来,比原来的一年收入还多。也认识了不少食铺的老板,因为他会把收来的菜送货上门省去了,出早市的饭铺去夜市买菜的麻烦,而且价钱还会比市价便宜些。就这样李学文的货车就变成了移动的百货超市,代预定的还带预售。手里边的订单那叫一个全,什么张家的绣品,李家的菜,阿公的烟叶,阿婆的衣裳,姑娘的胭脂水粉,孩子的玩具零嘴……全了。还有就是,他只走近郊,不抢店铺的生意,不占走街串巷的货郎的生意。偶尔遇到天气不好,他还给挑脚的货郎行方便,带他们一程或让他们在车上避一避风雨。一时间文哥的生意火得不要不要的,人缘好到爆棚。要不是李学文意志坚定,那媳妇都得乌央乌央的。

    说这些就让李学文对小晚儿,佩服的五体投地,仰慕之情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啊。小晚儿教给李学文一套记账的表,接货一份,卖货一份,订货一份……所以别看事情多东西杂,李学文做起来忙而不乱!李学文的口碑也在这时候传扬出来的,人家说他是万事通。做什么事都有条不紊,没有他不收的也没有他不卖的。

    他就这样积攒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和三教九流的人脉。当然对小晚儿那是言听计从。跟英娘在一起时总是称小晚儿,小人精。李学文很聪明,小晚儿用了几个晚上教他基本笔画和字的拼读,然后就是怎么制表填单。后面的都是英娘教的,就这样急匆匆地学习,到后来还能背《论语》《诗经》。字写得也尚可,起码一笔一画,中规中矩。每当小晚看他汇帐和学文化时就感慨,真是被古代耽误的学霸啊!英娘守礼跟李学文商量,跟小晚睡正房。李学文睡厢房,正好在外面看门还安全。这些外人是不知道的,在外这对男女信徒虔诚,忠厚仁义对小晚儿照顾的无微不至。非亲非故的人不是佛主教化,怎么能做到这样。真是我佛慈悲啊!李学文的生意是蒸蒸日上。

    小晚儿和英娘也没闲着,每天做小吃食,并且英娘的针线活也好,总是给小晚儿和李学文做衣服做鞋。当然怎样做都是按小晚儿说的或画出来的做!小晚儿这里可好了,小抱枕,小娃娃,家居服睡衣全了。文哥穿的那叫时尚啊,不一样的颜色,跟别人的衣服总有差别,但总是最好的看的。弄得李学文和英娘都想开裁缝店了。说实在的要不是小晚儿压着,而且现在真不是时候,他们俩都不知道想开多少店了。

    李学文每天都会给小晚儿讲一路的所见所闻。哪怕是路边的野花开了,也会给小晚儿讲一讲。当然做生意的心得,就更是汇报得详详细细,还要做笔记。这些都是小晚儿要求的!

    小晚儿说市井见闻是百姓民生,关乎江山社稷。田园风光桑农经济,才是生计根本,自然天气关乎人们的生存,异样的天气早发现,人们早有准备,能救命!虽然李学文不是很理解,但是小姐的话那就是圣旨!

    每天寅时英娘就起床了,给李学文做饭,帮李学文把货物按照单子放到车上(相当于现在的配货)。李学文卯时就出发了,一天走两个乡镇,一共八镇,走五天货休息进货一天,六天一个循环。有两个镇子太远跟他们现在住的地方相反,所以一天只去一个。周边一共八十九村子,他基本都有路过。遇到有杂货铺或有人往返集市代买东西的,他就小做停留卖点稀罕物。既不影响了人家生意,也给自己的生意传扬传扬。就说他家包装独特的鸡蛋糕,可是让乡绅地主们喜爱一时啊。城里都没有,自己家人吃,还是送人都是合心意的东西。小辣条,动物型的小糖球,炸得酥脆的贝壳酥,就是孩子们的最爱,一文钱买一小碗(李学文自制的小木碗),没钱用物换也行,一个蛋换两三碗不定,冬天三碗,夏天两碗。时令的果子野菜,都能换到吃的。就没见文掌柜生意做得这样灵活的。穷人光顾货车的次数越来越多。文掌柜也越来越亲和,什么李老伯啊,张阿哥啊,王大娘……夏天蔬菜多,听小姐的吩咐,收的菜能卖的就卖了,不能卖的小姐带着英娘,做成了泡菜,准备天凉没菜吃的时候卖给食肆。山野菜居然也让小姐做了泡菜,这让李学文和英娘惊奇不已。期待能吃到美味。有些果子也让小姐做成了蜜饯,他们家那东西堆的全了。可就这样只进账没出账,以物换物收的钱进货赚得更多。午时李学文就开始往回返。送菜小补点缺得多的货,未时基本能到家,申时吃了饭算账。每天晚上算账,李学文都乐得合不拢嘴,没想到同样的东西,转转手每次都这么有账进。听小姐的建议,铜钱换银子,银子换金子。除去小晚儿给的驴车钱,货物都是原来的存货,现在的货都是一点一点补的,所以李学文可以说没什么投资,可是钱却如潮涌来。还有金子,没想到自己这辈子还能存金元宝,一两的小元宝让李学文兴奋了很久!小姐什么都懂带回来啥东西都能用上,再变成钱第三章文掌柜救娟姐

    这不去山门镇卖货时,换回来不少鸭子,都被小姐做成了吃食,送到酒肆卖了。这个得详细的说一下。山门镇在大青山脚下,再往里走就是大青山了。大青山特别大,据说翻过大青山,能到省城。不过山路难行,人们还是走官道,虽然得多走五六天,可是人们也不会走大青山,真没有路啊!大青山里有十一个村子,山民都到山门镇来换东西,所以路虽然远李学文还是愿意来的,跟山民换的东西都很好。去山门镇两次后,他就根据山民的介绍,进了山。围着大青山的五个村子还好,没有太不好走,就是僻静。林间小路,走到村头才能看到人。山路吗崎岖不平,走起来慢了点,所以李学文基本都在走,叮当的铃声让村民听到都会口口相传,广而告之。有人买东西换货,他就停留一下。没人他就往下个村子,因为路线是固定的,所以有赶不上的村民,在路上也能撵上他。文掌柜心善好说话,把山民在镇子上换不掉的东西都换了,山民一窝蜂似的,推崇他。每个村的村长都对李学文很客气!

    村子因依山而建,所以都不大,但地方都很大,村民却不多,住得也有点分散。家家有事都是互帮互助,这样村长地位就显得很重要。这天李学文去最里面的村子,大沟村。其实这个村是在山坡上,只是坡后是一条大山坳。因山坳上不长东西,都是荆棘条,人们就跟着叫荆条沟,所以大沟村就这样被叫开了。坡地加上林子里不产东西,所以这个村是最穷的。李学文之所以会来是小姐要求的,让他做到销售无死角,哪个地方都得去,虽然他不懂为什么,但秉承听小姐的准没错,他按天的来。有时能卖点货,但基本收货的时候多。这不今天还没到村口就见,一帮人又吵又闹。走进一看才知道,是村长带人要去看病。村长叫王大贵,这个村当年是逃难来的,都是一个地方来的,所以村里的人基本都姓王。带去看病的病人是村长的二叔家的小孙女,8岁了叫娟子。因是家里的大孩,平时活没少做,就是摊上重男轻女的人家没办法。吃不饱穿不暖,这不累病了不给看不算,还要给扔后沟去,任其自生自灭。邻居看不过去告诉了村长,大贵把人截了下来。想把孩子带去瞧病,可二婶子就是孩子奶奶说啥也不让,这不撒泼打滚就是不行,还好大娟爹娘不错,跪地乞求,怎耐不行啊老娘不同意也不给钱。李学文一看孩子,真是可怜啊,8岁按理也是大姑娘了穿得衣不遮体,瘦得手青筋暴流,细小的小手全是口子和老茧,哪像孩子样啊。这村里还真没见过这样的孩。他不知道能见到他的都是富裕家的娇孩,像娟着这样孩子,比大人还累。早起帮忙做饭,收拾碗筷,捡材薅草,洗衣担水啥都得干,不是山里就是地里,哪有时间出来看热闹啊,买点东西那更是想都不用想!看那小脸就知道是长期吃不饱,可能再感上风寒,可不就一病不起了!这是烧迷了,想起小姐教的一些常识,就唤人拿来点热时,他给加了点红糖,给孩子喂了点糖水,结果孩子迷迷糊糊的说话了。大伙一看孩子有救,就央求了李学文带他们去看大夫。李学文也不含糊二话不说,掉头就走带他们去了镇上找大夫。村长大贵见是文掌柜带着不会有错,就没跟着。娟子爹和娘跟着文掌柜就去了,结果这俩人没想起跟老娘要钱。大夫一让拿药付钱,傻眼了,没有钱啊。好在文掌柜没走,代他们付了药钱,又给了一包红糖,嘱咐他们藏好给孩子补身子。夫妻俩千恩万谢,一个劲的要给文掌柜磕头,弄得李学文这不好意思就急急忙忙的走了。

    等再去大沟村时,娟子爹早早就在村口等着他呢。说没有钱还欠的药费,要把家里鸭子给他抵债。李学文说不用,村长王大贵过来帮着说,这堂兄弟再实诚不过,这鸭子是孩们捡蛋孵的,养在沟口的水塘里的,本来老太太是不给的,是娟子爹跪了一个时辰,大伙七嘴八舌的说得王二奶奶没了脸,才不得以同意的。听了这些,李学文就决定收了鸭子,日后娟子家有事己所能及的一定得帮帮。鸭子一共有八只,按市价正够药钱,糖钱是没有的。可李学文觉得得给娟子留点希望,就偷偷塞给娟子爹十文钱。见娟子爹要推拒,急忙制止,并告诉他手里有钱心中不慌!这是小姐告诉他的,他觉得太有道理了,就一直记得。现在他觉得这句话对娟子爹特别有用。堂堂七尺汉子,居然连一文钱都要不来,无论是跟谁要,都是人生失败啊!娟子爹真是个实诚人,怕文掌柜不好带鸭子特意编了鸭笼。放货车上稳稳当当的一点也不影响卖货!

    当地人不爱吃鸭子,嫌鸭子腥味大。娟子是捡的野鸭仔养在水塘里,没带回家去。本来想着鸭子长大了,杀吃了解馋的。看爹娘为药钱发愁就说了,鸭子的事。可是等娟子爹把鸭子带回来,娟子奶奶说啥也不让给了,非要留下。说东西是家里的她就说了算。弄得娟子爹跪地哀求都不行,还是隔壁王二郎家的看不下去了,偷偷打发孩子去告诉了村长,村长让小孙子过来传话说,不还文掌柜的钱,真把文掌柜的给惹生气了,以后影响村里人买东西,就由她们家负责!别看王家小儿不大,说起话来脆快着呢,愣是让泼妇王二老太太,闭了嘴。可是却没让娟子爹起来,足足一个多时辰,下地干活的收工回家来,都往院子里望,指指点点的王老头有点挂不住颜面让娟子爹起来了。这么一闹腾,娟子家是出名了。都说后娘难当,这回是看到了后娘手里儿女活着不宜!连带得儿孙都跟着吃苦。这小娟子不就差点没了命!娟子爹看鸭子绑起来也是不老实,就编了两只鸭笼,用的是细荆条结实又好看。

    李学文收到鸭子时就想,卖是卖不出去了,看跟谁相处得好的,就送去一只当是联络一下感情吧!回家卸完货,英娘看见鸭笼,一问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小晚儿听完乐了,笑着对李学文说“咱们怎么会赔钱呢?我们赚钱才对!”看着自信满满的小姐,夫妻俩虽有疑惑,可还是好奇小姐要怎么卖鸭子。

    因为李学文太好奇了,所以吃完晚饭,小晚儿就指挥夫妻俩加工鸭子。先把鸭子都杀了,鸭血全部留下做成血块。鸭毛也让英娘按不同的部位分别收装起来。鸭头,鸭翅,鸭脖,鸭蹼都切下来,然后调来一锅放了香叶,草果,茴香,姜好多中药,还有糖和花椒还有他们自己做的豆酱里撇出来的油,小姐跟它叫酱油。都忙完夜都有点深了,小晚儿只把鸭子放在汤料里,没有做说是等白天再做,让他们去休息。

    第二天李学文早早的就收了货车,他想尝尝昨天的鸭子。还好鸭子做好了,英娘按不同部位把鸭子分装起来,除了整只的鸭子,李学文都吃了一遍,包括鸭肠。没想到连鸭肠都能这么美味。这些小晚儿让李学文拿去城里的酒肆买,按个卖的,鸭头鸭翅鸭蹼是一套一文钱。鸭肠放小盘里,二文一盘,无头鸭五文一只。这样一只鸭子让李学文卖了十文,这样一只鸭子就出了药钱。八只鸭子李学文卖了一百二十。咋这么多呢,连鸭心鸭珍鸭肝都让李学文卖了,这还有让店家尝的没要钱的!原想做善事亏钱也行,没想到还赚了一笔。这点吃食一送到店里就被吃酒的人给瓜分了。虽然没有辣椒,但是有麻味儿,很得吃酒人的喜欢,直言明天还要文掌柜送货。李学文也会说,这是帮熟人试着做做的,看看有没有市场。等正式做了还请各位捧场。这文掌柜抱着拳含着笑,让人看了就愉悦。各位食客包括酒肆老板小二,都笑着回应说好好!李学文是快步回家啊,你说小姐咋这么厉害啊?这都能赚钱!他得快点回家好跟小姐和娘子分享这份快乐!

    再说英娘还真是惦记着这生意,虽然坚信一定能卖出去,但要是连功夫钱没赚出来,还是有点失望的。等见李学文含笑进门,虽然他未开口可是英娘的心是彻底放下了。让李学文换了衣服,再去厨房端吃食,准备吃晚饭。今天的饭有点特别,小姐让她把青菜,面和鸭血块都放到卤汤里一起煮。像汤面还像炖菜。为了口感好,小姐特意嘱咐把汤先煮开,面条煮好,等李学文回来再把青菜和鸭血放汤里,待菜熟再把面放里,然后出锅即食。这边李学文洗脸换衣,这边饭好他出来正好帮忙端饭!李学文也没见过这样的吃食,用询问的眼神看着自家娘子,英娘笑着摇摇头,她也是按小姐说的做的,不知道这是什么。也不是他们见识少,是他们所在的这个国度对面食做法实在太少了,人们只会做大饼还是蒸的,因为口感不好,饭铺里一般不卖!面汤就是面糊汤稀稀的,不能当饭只有没粮食的时候,人们才会做。麦子在济州这边种的不多,不是收成不好,是这边水田多,人们种稻谷的多。麦子只旱地种,但旱地也不是所有的都合适种麦子,遇到坡地人们就会种谷子和高梁。本来就是非主流的作物,加之做饭的农妇活计多,饭做熟能吃即可,哪里还研究怎么做啊!小姐也不知是怎学的,对面食那叫一个精啊,做的花样多,训练得夫妻俩都见怪不怪了!他们不知道现在的慕容婉是地道的北方人,爱吃面食。作为职业吃货,做饭的手艺怎么会差啊!?

    晚饭摆在厅堂,来客坐的八仙桌上,三人围坐在一起没分主次,就更没分桌而食了。这可不是英娘不守规矩,而是小晚儿,不让!英娘听小姐的,李学文听英娘的,所以这规矩就没了,变成一家人围桌一起用餐了。唯一特殊的是应小晚儿的要求,给小晚儿定做了只高脚凳子。这样小晚儿坐在桌旁吃起饭来方便许多!这登子平时也摆子厅堂,有时小晚儿会客也会坐上去,不过得英娘帮忙,太高她自己上不去。

    饭食上桌十指大动,李学文一边吃一边跟小晚儿和英娘讲卖鸭货的事,超乎寻常的顺利,简直就是开门红啊。只是让酒肆老板尝了块鸭胗,啃了个鸭脖,老饕们就闻香而至,直接吩咐伙计装盘去吃了,价钱让老板结账时再报就行。老板见这情形也无不应,吩咐下去斩切好了立马上桌!所以李学文要多少钱给多少钱,一分钱也没还价!边吃边说也是小晚儿,给带起来的,她说又不是吵闹,吃饭时说说话气氛好,让人心情愉快,能有好胃口多吃饭。英娘听了马上响应,住在这里吃不到好东西,既然小姐能多吃饭就是让她唱歌都行,别说只是讲讲话了。于是这个家的餐桌会就这样有特色的开展了起来。

    他们吃得不快,说得也不急,慢慢地吃,小声地说,低低地笑,任谁都能感受到这个家的温馨!吃过晚饭,李学文帮着英娘收拾桌子和厨房。小晚开始搬账本,拿书本他们家的晚课开始了。活计不多但他们做得不快,要不是李学文得学习,他们是有消食的功夫的。李学文不能休息得太晚,小晚儿就建议大家这样做既活动了身体起到消食的作用,又节约了时间。李学文先学文化,就是学生字和一些简单的契约。李学文脑子真好,生字就没有讲二遍的。每天二十个字,小晚讲完就休息去了,李学文还会把货表(销售日报表)填好,再把货物登记到账册上,别看李学文卖的是杂货可是归拢在一起并不是很繁乱。所以小晚儿就给李学文做账本,开始小晚儿填,半个月后就是李学文自己填了。他字写得不太好,可是字小晚儿都写好了,只要填数就行,数还是小晚儿教的蝌蚪文(阿拉伯数字),好记好写。汉语拼音也是这么教李学文的,也是蝌蚪文。要不二十个字咋记啊?李学文在小晚儿现代教育模式下,迅速成长!连带英娘也跟着丰富了知识,原来英娘会写字,算数慢不会打算盘。现在打得跟李学文一样好,又快又准!英娘能算账倒是方便了李学文,他只是把出货记好,算账的事就交给英娘了。这样英娘成长了起来,李学文还得到了休息,夫妻俩因为能做相同的事感情更好啦!可是今天夫妻俩不约而同地把吃面的事方在了心上。

    李学文不知道在他回家之前,英娘给主持和尚送了一钵。自从小晚儿来大相国寺外住下,这吃食就没断过主持和尚志远的,这志远和尚可是有来头地。当年大相国寺在京城,因为香火太盛又因当年的主持就是现在的方丈,在京师名望太高,官员富商都请他讲经说法,就连当今天子也请他解过惑,可以说是得道地高僧,这就惹得他师兄大相国寺的方丈极为不满。天弘大师心地宽厚,求得今上的墨宝,带着普渡众生的鸿愿,来南边济州建南大相国寺。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济州大相国寺声名远播,京师大相国寺因为天弘大师的离开,还有皇上后来去香山寺,香火渐衰,最后退位被香山寺替代,不再是“京师第一寺”。这些对南大相国寺没有任何影响,反而是更多的人知道,在济州有个大相国寺!据说方丈是讲经说法的高僧,香火也旺盛,佛祖庇佑有求必应,所以善男信女很喜欢来大相国许愿!

    而现在的主持志远和尚,就是当年天弘大师从京师带过来的。来济州时他还是八岁顽童,跟着大师修行,三年前大师让他接替自己当了寺院主持,别看他年纪不大能力确实很强。偌大个寺院被他管理得井井有条。小晚儿当年认识志远时,正是他刚接管寺院不久。李学文打听到志远和尚的秘密,小晚儿准确利用这个秘密,说动了志远成功出逃!其实也不是什么绝对的辛秘之事,就是志远和尚不忌口,是个十足的吃货!

    据说当他来时年岁小,当时建寺天弘大师忙,没怎么管他修行,等有时间教他时发现他悟性特别好,对佛法参透得非常好,加之人小撒娇卖萌很是可爱,所以对他胡乱吃东西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宽松得很!

    小晚儿运用现代经验推断出志远的心思,成功地抛出诱惑钩住了志远,给自己创造了机会。同时也把志远拉成了自己的同盟!小晚儿与大和尚之间的合作是什么?英娘不知道,可是英娘见证了,小晚是怎么用美食抓住志远的胃!这两年别说是小晚儿,就是志远对英娘那也是一天比一天热情,说夸张点大有一天不见如隔三秋啊!晚上的加餐是大和尚一天最开心的时刻!开始小晚儿让英娘送的都是特殊的吃食,饺子,馄饨,或者拌面,总之都是用面做的,后来和尚要求只要是他们吃的就得给他送,真是厚脸皮级别的!今天就更夸张英娘他们吃饭时,大和尚居然打发每次取饭的小和尚来讨面!说是没吃饱,让再来份。这是近两年来没有过的事,可见这鸭血面有多得大和尚的喜欢!

    第四章大相国寺素斋

    夫妻俩多年的默契,不约而同异口同声地说“今天的面”说完都乐了!英娘笑笑说“你说吧,你说完我再说!”李学文一边点头一边说“今天我算了一下鸭子的利,真大啊!而且还没算咱晚上吃的面,你说那汤和鸭血能再吃一次不?”英娘也说“今儿我给大和尚送去一大钵,比你吃的多多了,他居然还没够吃,又打发小和尚来要一钵,还让装满了。我差不点没忍住想让小和尚回去问他们主持也不怕撑着啊?”李学文听了笑了,说“你问了,大和尚知道肯定这样说:“不会不会,出家人不打诳语!””“你说这些吃食,小姐以后会不会开铺子去卖啊?”英娘是真上心这面了,一是好吃好做,最主要的是别人不会做,咱有秘方啊!“不知道,好像不会。小姐肯定会做大事!这样的小事估计不会做。不过我觉得我倒是可以做,就是不知道小姐会不会让你去帮忙!你不去这件事,我一个人是万万做不成的。关乎秘方,咱也不能自作主张,不请示小姐就开铺子去吧!”李学文说道。英娘点头说“是的,我也是这样想的,主要是我会做面,这个鸭血面有方子就行,除了切面条别的你都能做,还有就是咱们现在有钱买铺子。我总想着把钱利用起来。可是这些事得听小姐的,小姐同意咱就做,小姐要是不同意咱们也不能有啥想法。”

    李学文望表情凝重的英娘,心中一紧马上表态:“娘子放心,小姐是你的恩人也就是我的恩人,对咱们有再造之恩,我不会忘恩负义,恩将仇报。她永远都是咱们的主子,以后咱们的孩儿也都得孝敬主子。”听了李学文说这些话英娘放心了,可听到他说孩子英娘的脸红了,也知道他有点急了,娇嗔地说道:“以后有话好好说,别总说胡话。还有咱们的事听小姐的,小姐让我再长大点再嫁给你,她说女人十八岁以后嫁人最好,因为那时生孩子身子才能受得住,不容易难产。”这会脸可真羞得如同红透了的苹果。这就是英娘聪明的地方,该说的话不管啥情形都的说,错过了时机再说起不到应该有的作用!

    虽然头一次跟英娘聊嫁娶的事,可是毕竟俩人以夫妻名义生活了一年多,说起话来顾忌就少得多,也随便得多,李学文确实想和英娘早点成为真正的夫妻,毕竟心心念念的想了这么多年,而且又在一起生活了这么长时间,虽然天天见还一个锅里吃饭,可是还跟真夫妻不一样啊,男女相亲的渴望还是很强烈地。听英娘这样说,如同吃了定心丸,马上说:“请娘子放心,我都听你和小姐的,你们说让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请娘子放心!”英娘听了他这话,心里喜滋滋的,有个能听自己话的夫君,真让人开心!夫妻俩敞开心扉,谈了几句话,都觉得心更近了。忙碌了两晚游些累了,早早收拾睡了。

    第二天一早,小晚儿破天荒地一大清早上的起来了,当李学文拉车要出门时,小晚儿出来喊住了他,“学文,今儿早点收工回家,晚上我们吃地锅子。”听到小晚儿的话,李学文忙应是,临走还不忘问有没有什么需要他带回的东西。小晚儿和英娘都说没有,他才安心的道别,牵着驴走了。今天李学文是在城边的最近的两个镇子上走货,再加上小晚儿让他早点回,所以未时三刻李学文便回来了,英娘见他回这么早就赶紧准备吃食。其实也没什么特殊的,就是前阵子小晚儿让他定制了几个特别的砂锅。砂锅中间是空的小晚儿说那是放碳火的,四周放东西,据说烟会在中间的出来。其实就是现代的火锅,跟云南的汽锅一样的东西。不知道锅子做得是否成功,小晚儿决定在天不太冷时做,砂锅如果做得不好还有时间该,等天冷时不耽误用,再加上昨天晚上鸭血面把英娘夫妻俩都给刺激了,小晚儿想跟他们聊聊。

    有时候事情在于沟通,本来没什么的,但让人家有了不一样的想法,不说清楚,时间久了会有误会,再遇上点意外加巧合恩人都能变仇人。这一点还是在华夏国跟执政党学的,无论做什么,人的思想工作不能放松。要想培养助手,能力是第二,忠诚才是第一位的。如果说原来慕容婉有多烦书记跟她谈话,那么现在的慕容婉就有多想念话痨书记啊,给人洗脑也是力气活啊……

    英娘按照小晚儿的要求,先将木头烧了一下,等木头碳化了好用。其实这边也有碳的,只不过因为稀少,只有达官显贵冬天的时候才会用。象他们这样的平民是有钱也买不到的,买到了也不敢用,这么贵的东西不知道官家让不让啊,淳朴低微的百姓啊不是偷抢来的有何不敢用的呢?!小晚儿不会煽动世人勇于尝试,挑战官府底线。不过小晚儿可以纳为己用,只是小晚儿不想直接花钱买,要用点智慧!食材比昨天的全了些,有猪肘子切成的肘花,五花肉片,炸肉丸还有从渔民那里买来的河鲜,没有土豆和地瓜,小晚儿就让英娘放了些南瓜片和萝卜片。食材的品种虽然在小晚儿看来少了些,可是对于英娘和李学文来说简直异乎寻常多!就从来没想过会在一口锅里放这么多种菜!随着碳火把锅子加热,食材的香味飘了出来。小晚儿怕汤调得不合口味,又让英娘把昨天存的卤肉汤拿来做蘸料。

    李学文看这么东西都要做成吃的,赶紧过来帮忙,其实英娘只炸了个肉丸子,菜洗洗切切倒是轻松,可有人帮忙是好事得支持啊,乐呵呵的支使李学文干活。李学文呢甘之如饴,本来就是个爽快的人干起活来利索,可到底不擅长做饭一会儿就忙出了汗来。英娘一面帮李学文收拾一面帮他擦汗,但就是不说不用他帮忙!小晚儿看着他们觉得英娘很会处理夫妻之事,夫妻关系融洽除了感情深厚,最关键的是夫妻至少有一方是会处事的。聪明的人做事情就是让人赏心悦目,当然得是他做的事是好的事情。当英娘他们把锅子里的菜煮好,准备吃饭时,却迎来了大和尚。

    因为昨晚的鸭血面让英娘对大和尚的厚脸皮有了新的认识,这和尚对吃食真上心啊,闻着味就来了。不过小晚儿却不意外,或许这正是她想要的效果。大和尚比她预计的早出场了,不过所有的事情都不变,准时开饭。

    当英娘和李学文把锅子和餐具都端上来,大和尚反客为主热情地招呼大家吃饭,“来来吃饭了,大家都吃,小心烫。啊这是料汁吧,我蘸一蘸,嗯!不错!不错!很好吃。”英娘和李学文见此情景,除了赶快加入拼强美食的行列,真不知道还能做什么!和尚来了,一锅肯定是不够了,英娘把给和尚的那锅也煮上了!还好英娘知道大和尚有多能吃,这一锅煮得比他们那锅还多,特别是肉摆得密密的,小晚儿还让英娘准备了馄饨,想着加做夜宵,这下都用上了英娘心想。大和尚吃得随意,一遍吃一遍还说:“慕容婉你以后有这类现做现吃的,就叫我一声,我过来吃,昨晚那面端过去,就没有你们的好吃,口感不好!”哎妈呀,这时候告诉信众,说话这位是佛法精深,修为清淳,得道高僧志远大师,你容易遭扁不会有一个人把这样俩人当一个人的!毫无形象,就是吃货一枚!小晚儿倒是淡定得很,主要是她见过的吃货太多了,对于大和尚这样都见怪不怪了!小晚儿对大和尚的话很肯定,当即就说:“好,我是怕你忙有事走不开,毕竟我们比你们开饭晚!所以都是后做,给你当夜宵的。”还当夜宵,当饭都多!英娘一个人在心里吐槽!小晚儿对大和尚和对同事的态度一样,看不出恭敬卑微,尊敬又不失礼节。没有用“您”称呼和尚是小晚儿觉得,大和尚是真的认为“众生平等”!而且不耐世俗,讨厌规矩礼教的人!所以餐桌上也就没讲究“食不言”跟大和尚聊了起来。

    “今天师傅来的正好,我发现寺里的菜地很多,不如推广一下此菜,做法简单还能照顾信徒!”大和尚一下就明白小晚儿的意思了。寺来礼佛的富贵人家不少,可是斋饭就那么几样,想多收银子是不可能的。有了这锅子可就不同了,那可……阿弥陀佛,佛曰不可说!“师傅着人做时可加些菌子,种类越多越好!”小晚儿补充道!“阿弥陀佛,施主真是慧根清静之人啊,佛主点化起来修行真快啊!才多久啊就得我佛这么高深的指点!”得大和尚一句话,小晚儿的聪明才智被打回原形!小晚儿笑笑当没听见,接着说“这地锅加上好的碳才好。这锅是李掌柜弄的有需要,师傅找他就行了”得才说人家把人给惹到了,这回掏银子赔礼吧!大和尚笑着点头,算是同意。他现在认为吃最重要,锅子凉了不好吃。不说了不说了!筷子下的那叫一个快·准·狠!这么说吧,肉除了李学文夹到几片,小晚儿和英娘都没吃到。小晚儿是不爱吃肉,英娘是不好意思夹,结果只能等下次了。还好被李学文发现了,给英娘夹过来一片。偷偷地,夫妻俩弄得因为一片肉紧张了半天,不过心却喜滋滋地。还是古代好夫妻之间夹菜都不好意思。大和尚吃的满头都是汗,英娘把备的手巾和山楂糖水拿给和尚。喝口清凉酸甜的山楂水,那可真是爽啊!大和尚一边擦汗一边感叹,“小晚晚,你这里的吃食真独特,普通的食材,却做出了鲜美的味道,而且做法世间少见,看来贫僧有时间可得多跟你探讨一下美食啊!”“只要师傅有时间尽管来,我也喜欢和师傅讨教呢!”小晚儿痛快地答应着。“其实吃过地锅,师傅不来,晚儿也是要请师傅来的。天气一冷,寺里的僧众就忙起来,还有地里的菜也得收了,那么多不想好法子存放好不行,但最重要的还是得让这些菜快点被吃掉,这样不浪费还能增收!”

    听到小晚说“增收”志远大师的眼睛马上大了起来,重点来了!心里高兴面上自然笑意更浓了,饶有兴致地听小晚儿说下文。小晚儿也不拿乔直接开说:''师傅咱们的寺院名声大,信众多广指着富人们捐香火钱入账太单一,是时候广进钱粮了。去岁我建议法师收卖囤粮,现在该到用时了。这几日法师派师傅来学斋饭吧,我会按拟好的单子,让英娘教给他们,不过毕竟是新事物,大师还请重视!''志远当然听出小晚儿的话中话,一改才吃饭时的轻松,面色凝重地点头应诺,绝对会做好人员安排不出纰漏。小晚儿点到为止,忙又招呼大和尚吃饭,和尚还真没吃完,于是暖洋洋的地锅大餐继续,闻名大冉朝的寺院素斋也横空出世!